五谷之王:荞麦的前世今生


甜荞,也叫做三角麦
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为 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纲。荞麦有两个培种,一个是甜荞,我国荞麦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二位。荞麦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欧洲、亚洲的温带地区几乎均有较广的荞麦种植。

荞麦的起源与分布
20世纪初,前苏联学者认为,荞麦起源于中国。Campbell、Tsuji 和Ohnishi等学者也认为荞麦起源于中国。2018年史建强等人通过荞麦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的构建证明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有大量荞麦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
荞麦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所有栽培作物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日本、乌克兰、朝鲜、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匈牙利、波兰、斯罗文尼亚、南斯拉夫、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在这些国家,荞麦生产占据相当的地位。荞麦在我国分布甚广,考古学家从埋藏地质中掘出的荞麦文化遗迹表明,在东汉和西汉,中国就开始栽培荞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种植荞麦最早的国家。栽培荞麦的分布甚广,西起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南到海南岛,北至黑龙江都有种植。

苦荞

荞麦产业目前发展
荞麦是当今世界上集营养、保健和治疗于一一体的天然保健食品之一, 被称为“食药两用”的粮食珍品。荞麦经济价值极高,全身是宝,幼芽嫩叶、成熟秸秆、茎叶花果、米面皮壳无一废物。此外,荞麦还是我国的重要蜜源植物。从食用到防病治病,从自然资源利用到养地增产,从农业到畜牧业,从食品加工到轻工业生产,从活跃市场到外贸出口,荞麦都有积极的作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荞麦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是农业生产和调剂城乡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大力加强荞麦野生资源收集、优质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技术、生产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营养保健功效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发展荞麦观光旅游,提升荞麦文化内涵,延伸荞麦产业链,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苦荞幼苗期
荞麦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经济价值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可,被认为是21世纪亟待开发的营养保健食品。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国之-一, 资源丰富,品质优异,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荞麦的种植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荞麦品种类型,适宜的荞麦生态区域,合理的高产种植技术,独具特色的荞麦加工技术,以及享誉全球的食疗文化,这为荞麦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对荞麦营养保健功能及经济价值认知度的提高,荞麦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也得到了迅速提升,各级政府对于荞麦产业的发展也高度重视,荞麦产业也成功纳人了国家“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划当中,这对于荞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机会与挑战并存,欣喜之余,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荞麦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仍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难题,严重阻碍了荞麦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形势、厘清思路,依靠先进科技手段,同时制订合理策略,大力加强荞麦优良品种培育、高产栽培技术、产品精深加工、营养保健功能评价、产销制度健全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做大做强我国的荞麦产业。

荞麦产业发展前景

苦荞开花期
迄今为止,关于荞麦功能性的众多研究还多局限于对其提取物的分析讨论,而关于具体某种单一成分或 几种成分的相互协同作用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且大部分还停留在体外试验和动物学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关于人体药效和功能性方面的试验极少,尤其是这些功能性成分(如生物黄酮、D- 手性肌醇、D葡糖苷酶抑制剂等)在人体内如何发挥功效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其人体适合的保健剂量和治疗剂量的选择也未确定。因此,为了更好认识荞麦的营养保健价值,对其进行深ru开发利用,很有必要对其生理活性与作用机理进行深人研究。这不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荞麦营养保健价值的认识,而且对于养麦育种、种植、生产、加工、消费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随着人们对荞麦重要价值认知度的提高,以及科学研究投入的不断加大加深,荞麦的营养保健价值将会被了解得越来越清楚,荞麦的综合开发利用也将会越来越先进和全面,荞麦新产品将会成为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养麦的生产发展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喜欢可点赞➕关注,分享更多三农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