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说说妈妈是怎么手工制作荞凉粉的?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荞麦凉粉,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大家都吃过,确实很香,味道很美。

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秦安县,武山县,还有麦积区等等,很多山区的村民都种植荞,一方面就是吃荞麦面,另一方面就是做荞麦凉粉,对于做荞麦面疙瘩,面片,摊煎饼,烙馍馍这些,很多人都知道,在这里我也不详细介绍了。

下面我就说说用荞麦榛子,是怎么样做荞麦凉粉的吧!

这个我也是不怎么专业,只是通过我妈妈做的,我看到的一些工序给大家说说,如果说不到位,还请大家理解,包容。

做荞麦凉粉,它的第一道工序,或者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泡荞麦榛子。怎么一个泡法?就是在准备做凉粉的前一天晚上,就把它倒入清水,放入适量的荞麦榛子就给泡好。要用凉水进行浸泡,大概浸泡过一个晚上就可以了。

第二天起来,把那些泡好了荞麦榛子,用灶子捞出来,就可以洗凉粉。怎么一个配备的比例呢?通常情况下,妈妈会用一碗荞麦榛子里面配上六碗的水,这样的一个比例。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洗荞麦面凉粉的时候,一般是完完全全的荞麦榛子,通过包裹起来的小布袋,把里面的粉面经过一晚上的浸泡之后,少量已经脱离了出来,形成流体进入到了盆子里,大多数还沉淀,软化在小布袋子里,需要人工进行搓揉,不断的反复的操作。洗的时候要用上力,双手同时搓着洗,用心去洗,仔细的去洗,把荞面榛子里的面粉儿尽可能全部洗出来,通过挤压做功的方式,透过小布袋形成浓度较大的粉面水渗透到盆子里。

你别小看这个洗凉粉,这个不好做,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货,一般人还真的干不了,这个一个技术活,要想判断有没有洗好,这个完全要是靠个人的经验。

长期干这个工作的人,他们对立面的诀窍掌握的比较多,譬如:日常我们在洗荞麦面荞榛子,想把它渗透,过滤成为荞麦凉粉粉面子时,我们要一直洗到小布袋里的榛子只剩榛子壳壳为止,很多人并没有这么细致,大概出来了一点浓浓的荞麦面粉就完事了,有时候将近一半被白白浪费。

第二道工序,就是煮面水儿。妈妈通常会先在铁锅里刷一遍香油,如果没有香油,就把胡麻油,或者菜籽油用毛刷刷刷一遍,做到光滑,湿润,不粘锅。

接下来,她就开始烧火了,用大火将面水烧开,烧烫,在一边烧的时候,一边用勺子在锅里顺一个顺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感觉是在画圆,她一直在搅,眼看着越搅越稠,不知怎么回事,面水竟然成了糊糊。

这个时候,面水也恰好烧开了。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开始换了温火,开始用锅盖进行捂住,大概捂上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她把锅盖取开。

接着,这些做成的荞粉就开始出锅了,只见妈妈把这些荞麦榛子做成的凉粉,用铲子铲起来,用手扶着装进一个小盆,盘子,碗里,通常情况下,由于碗比较小,她会取几个进行盛装,最后,把这些荞麦凉粉搁置凉屋里进行冷却。

一般在冬天的时候,由于气温低,天气比较寒冷,很快冷却下去了;而到夏天的时候,却要很长时候,在这个阶段,她一般不用再管了,而是自己去干一些农活去了。

等这些荞凉粉彻底冷了,自己或者我们想吃了,就用菜刀,或者拉凉粉的一个专业工具,叫拉刀,由前止后,一下下的拉,就成了细细长长的形状,然后油泼辣子,倒一点陈醋,沓一点蒜泥,调一点芥末汤,搞点香油,放一点食盐等等,就可以食用,吃起来真干香。你也吃过吗?请借此话题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