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也可以做出又喧软又筋道的包子,只要掌握好水粉比例
荞麦,都不陌生,通常都拿来做面条,好处种种,基本上就是养生又营养,算得上优质的碳水,拿荞麦做包子有两次了,也来说说如何用荞麦做出好吃的包子来。

荞麦粉,是自己磨的,600克为例,200克的荞麦粉加上400的中筋面粉,这里也试过400克的荞麦粉,200克的中筋面粉,可以做馒头,做包子不太容易捏出来,如果用全荞麦还是放弃做发酵类面食吧。面粉里加一两克盐抄拌均匀之后,取大约二十克的酵种,我这里用的是自己养殖的天然酵液,你可以用酵粉,按百分之一比例,酵种里加400克左右的水,具体的要看面粉的吸水性,通常我加的水是更多一些,先一点点加水搅成絮状,水解一会儿再揉面,这里为什么加这么多水呢,主要是为了成品喧软,但是确实不太好揉面,如果不想麻烦你可以加300克左右的水就可以了。约十分钟,开始揉面,揉到光滑,盖上盖子放到冰箱的冷藏室低温发酵,通过低温发酵来增加包子的天然麦香,然后次日再来做包子。

第二天,面团已经把盖子顶起来了,它已经发酵起来了,成千上万的酵母宝宝正转盈地吐着泡泡,轻轻撕开,里面是均匀的像海绵状的小小蜂窝状,和酵粉发酵的状态不太相同,这就说明了它的口感是更有嚼劲的。这时候如果喜欢吃酸味的就不要调碱中和,不喜欢酸味的,碱粉约六克用水化开加入面团揉匀,经过一夜的发酵,面团的延展性还是很不错的,取一个小案板,撒上干面料,手里也沾上些干粉,从盆中分出一部分面团,揉匀搓条分成大小相当的剂子,用手捏出边缘薄中间略厚的面皮,包上喜欢的馅料,这时的面团因为含的水份比较多,比较偏软,不太容易捏成型,不过没有关系,慢慢来,由于延展性还不错还是可以轻松捏起来,就褶子不明显,不太好看,接下来依次捏好,不用盖起来,让包子在空气中停留一会儿,面皮就有些定型。


我挺喜欢韭菜的,所以这次的馅是韭菜为主的馅料,里面有猪肉,但是少量,主要是用来粘合,还有鸡蛋沫,粉丝,粉丝则是用来吸收韭菜渗出的水份,然后调一些鸡油锁水增香。

包子定型一会儿就可以全部放到蒸笼上,等到发至两倍大,开大火蒸十五分钟左右,我常常隔着玻璃盖看着包子迅速膨大,感觉很治愈,就好像翻开一本好书,而书的内容是那么吸引人,约十五分钟,包子蒸好,略等二三分钟,取一个篦子,一个个取出来倒扣放凉,这时候是最好吃的,轻轻纠开,绿绿的菜和黄黄的鸡蛋在躲在黑黑的面皮里甚是诱人,荞麦面,略有点点苦,还有些糙,爱吃的爱,不爱的不会看一眼,通常略凉一些,我就收入冷冻室,几天的早餐就又多了一个花样。


喜欢你也动手试试,祝大家都能吃到专属自己的美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