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委大院》“做五休二”,由此想到乔麦这样的女人的处境
(原创:千岭之松)

对于乔麦这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干部,是很少有休息日的。看到网络平台上一些对乔麦的评价,让我更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受数千年传统观念影响的环境里,一个女人要想在政界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干出一番事业,要想在政界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多么艰难!
这种有理想有组织管理能力有领导魄力的女性,必然要面临婚姻家庭的困扰,必然要遭受重重阻力。因为在不少男人心目中,老婆是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是要照顾男人和家庭的。一些比较“开明”的男人的看法是,女人可以到外面去干一番事业,可以去挣钱,而且挣得多多益善,但既要挣钱又必须要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为什么在中国的政界女干部比例那么少?而且还要硬性规定占比?是这个时代缺乏有领导能力的女性吗?非也!
其原因大致为:
一是,政界水太深明争暗斗不择手段人际关系太复杂,女人稍不留神就会因为性别和外貌而遭到无端猜忌和污蔑。一些很有领导能力的女性为了避免流言蜚语惹火烧身,只能望而却步,最多干个基层干部或中层干部。
二是,很多男人不管自己有本事没本事,有多大的本事,都不喜欢女人在职位上超越自己。如果女人在职务上比自己高,男人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是不舒服的,这种不舒服不会明着说,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找碴儿发泄出来;一些男人不管所娶的女人有多高的水平有多大的本事,都喜欢女人在自己身边像小猫小狗一样对自己服服帖帖,不能容忍女人在家中有自己的主见,更不能容忍女人在家里处于主导地位。所以,一些有抱负想施展才华的女性只能选择不结婚。

三是,很多女人本来有水平有能力有魄力在事业上干得风生水起,当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去施展才华但同时又要面临对家庭的照顾相应减少的情况时,是会遭到丈夫的坚决反对的。妻子因为丈夫的阻挠和家庭孩子无人照顾而被迫放弃了更好的发展机遇,选择了妥协。相反,如果丈夫面临更好的发展机会,妻子是支持的,即使反对也无效,丈夫会一走了之,把孩子扔给妻子。从这一点上来看,是没有真正的男女平等的。
四是有些有才学有能力的女人遇到一个很爱她的丈夫而组成了家庭,但丈夫并不会为了妻子的事业而承担大部分的家庭责任。这种女人就只有忙了外面忙家里,承担起家庭的主要责任。她们除了加班加点干工作外,其余少有的休息时间都要用来干家务照顾孩子。这种女人活得像牛一样,起早摸黑,日以继夜,像陀螺一样旋转个不停,她们的青年和中年阶段过得非常艰辛,只有待孩子长大了,才会减缓沉重的负累。
五是一些女人很幸运,遇到了像梅晓歌这样几乎没有受到封建思想影响的优秀男人,能够理解和支持乔麦。
有少数男人因为太爱妻子,宁可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出一些让步,来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但这种男人在社会上会遭到嘲笑,称呼他们为“耙耳朵”、视其为“怕老婆”。反之,社会上会普遍认为女人牺牲事业来照顾家庭是理所应当的,女人照顾家庭是天生的责任。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来,女人要和男人真正平等,是受到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约束的。
多数有才华的优秀女人都不会有遇到一个又爱自己又支持自己事业的男人这样的幸运。所以一部分女人为了事业、为了不埋没自己的才华、为了不让自己最好的年华在和男人的争吵中荒废掉而选择了独身。另一些女人结了婚又不得不离婚。只有具备了相当生活阅历的女人,才会理解很多杰出的女性为什么不结婚,为什么很多非常能干的女人离婚后不再婚。

《县委大院》乔麦这位女市长角色,引发了很多讨论。我坚持认为,不能拿你在生活中或在影视屏幕上所见到的一知半解的、表面化的女干部的固有形象作为标准,来对比乔麦这位女市长形象,女干部不可能千人一面;更不能拿你所希望的妻子的样板来衡量乔麦。因为你的认知你的胸襟决定了你不会喜欢乔麦这样的女强人,乔麦当然也不会看上你这种具有陈旧观念的普通男人。
乔麦就是乔麦,乔麦是从特定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加以塑造而高于生活的女干部形象。乔麦这样优秀的女人,自然有梅晓歌这样优秀的男人喜欢,你喜不喜欢跟乔麦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自然有很多人喜欢乔麦。
演员万茜把一个有抱负有才华心地善良人品优秀但在丈夫面前说话直来直去有点小脾气刀子嘴豆腐心的乔麦演活了。
她爱梅晓歌,不顾父母的反对从省城来到梅晓歌所在的小城市安家;她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到最艰苦的高原援藏扶贫,但因此和梅晓歌长期分居两地又有些疏离感。他们的三观一致,但在思维方式上和个性上又有一些差别,所以会发生一些小矛盾。
这种工作压力很大、随时把工作放在心上的夫妻,无论是异地沟通也好,久别重逢也罢,都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轻轻松松不管不顾打情骂俏卿卿我我。如果那样,就不符合人物的个性了,就无法达到剧本要表达的思想和戏剧冲突了。
反正我非常喜欢乔麦这种优秀的女性。
2022年12月18日

(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