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域文化形象 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是“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近年来,库伦旗紧紧围绕“走生态路、兴农牧业、打文旅牌”的发展思路,在安代文化传承保护、荞麦产业发展等方面,充分挖掘、凝炼、提升其内在品牌优势,倾力打造地域文化形象,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这几天,库伦旗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舞代表性传承人刘哈申其木格和养畜牧社区夕阳红文艺队队员们一起排练安代舞,忙着准备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演出。自2016年被评为旗级传承人以来,刘哈申其木格每天都会来到养畜牧社区安代传承基地教授安代舞,有了传承人的指导,队员们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队员斯日古楞说:“有了传承人的指导,安代舞舞蹈动作越来越规范了,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越跳越开心,我们一直坚持下去”。

刘哈申其木格亲自示范指导,队员们认真练习,翻转跳跃、甩绸踏脚,努力把每个动作做到整齐划一。她所带领的养畜牧社区夕阳红文艺队于2014年8月成立,从最初的4人发展为现在的48名队员,大家除了平时参加社区文体活动,还会参加区、市、旗安代舞大赛,展现安代风采。“作为一名安代舞传承人,保护和传承安代舞是我们每一个传承人的责任。今后我会积极深入各机关单位,嘎查村、社区和学校,还有各文艺团队,传授规范安代舞蹈动作,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安代舞。”刘哈申其木格信心满满地说道。

近年来,库伦旗通过组建民间艺术团体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安代舞的影响力、传播力。目前,全旗共有218支文艺队、6000余名队员,各文艺队均有一名队长,做到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设备、有服装,通过广泛传演,有力推动安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23年,库伦安代舞被列为全国第一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除了安代文化艺术,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又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荞麦文化之乡”。在库伦旗蕴绿菌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全自动包装机、隐茶杯机加速运转,工人们正在分拣包装成品茶,赶制一批新的订单。作为一家苦荞深加工企业,库伦旗蕴绿菌业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库伦荞麦“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注册了“荞管家”商标,成为库伦旗首家以生产黑苦荞麦为主的企业。这两年,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建立了袋用茶、一次性杯茶自动化生产线,黑苦荞茶销量与日俱增。

“我们分两个渠道销售,线上和线下,线上每天的产能是3000单左右,以销售袋装茶为主,线下主要以杯茶为主,杯茶每天产能2万杯,线上线下同步结合,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做好‘荞管家’一系列的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库伦旗蕴绿菌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郭雅鑫介绍说。

库伦旗通过重点培育弘达盛茂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蕴绿菌业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延长荞麦生产、加工、销售链条,逐步从米面等初级加工产品向荞壳枕、苦荞茶、保健品等精深开发产品转换,荞麦产业和产品知名度享誉全国,每年种植优质荞麦10万亩,年产量达3000万斤,占据全国荞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2023年,库伦荞麦旱作系统被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依托“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品牌优势,先后举办了“大美库伦 火红安代”2023年中国·库伦安代文化艺术周、第九届全国燕麦荞麦学术研讨会暨燕麦荞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2023年库伦旗荞麦文化节、库伦荞麦美食争霸赛等系列活动,打响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库伦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帅表示,未来,库伦旗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加大对安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不断提升安代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将充分挖掘库伦荞麦的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精心擦亮“库伦荞麦”这一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库伦荞麦 健康常在”品牌形象,让库伦荞麦在品牌中绽放、在技术中升值、在经济中腾飞。(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梅英 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