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解密:狐狸善于先知、经商的本领
明代以后,城市工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人开始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进入到文学家的视野之中。读书人开始如果读书致仕不成,经商就成为了他们显示自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另外的一条途径。在蒲松龄的笔下,塑造了许多狐仙帮助人们经商、攫取人间钱物的典型。在这些篇章中,狐仙知道钱财的隐藏之处,指导人们经商,使人们获得了财富,成为了当地的首富。在这里,强化了狐仙先知的本性。

狐先生
如《酒友》里的车生,家里没有多少钱财,他却喜欢喝酒,以至于家中床头之上的酒杯里常常有酒。一天夜里,一只狐狸也因为喝醉了酒,而与他睡在一起。他认为,狐这是他的酒友,不忍心惊扰狐的清梦,就把衣被覆盖在狐的身上,和狐一起共眠,并点亮蜡烛观看狐的变化。
半夜,狐欠身。生笑曰:“美哉睡乎!”启覆视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生曰:“我癖于曲蘖,而人以为痴;卿,我鲍叔也。如不见疑,当为糟丘之良友。”曳登榻,复寝。且言:“卿可常临,无相猜。”狐诺之。
由于车生的善良,没有歧视野狐的心理,他与狐生就成为了好朋友。车生常常准备一些酒,专门等待狐生来饮用。狐生酒量大,出语诙谐风趣,两人促膝欢饮,大有相见恨晚之情。一天,狐生提出了要报答恩德的请求,他要为车生筹划些酒资。

墨山绿树绕绿屛
狐曰:“虽然,君贫士,杖头钱大不易。当为君少谋酒资。”明夕,来告曰:“去此东南七里,道侧有遗金,可早取之。”诘旦而往,果得二金,乃市佳肴,以佐夜资。狐又告曰:“院后有窖藏,宜发之。”如其言,果得钱百余钱。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狐曰:“不然。辙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谋之。”
就这样,狐生为筹划车生与自己的酒资,屡次指出潜藏金银的所在。车生得到了足够的酒资,心里十分满足。而狐生却为了使车生得到更多的财富,竟然指导车生做起了买卖。
异日,谓生曰:“市上荞麦廉,此奇货可居。”从之,收荞麦四十余石。人咸非笑之。未几,大旱,禾豆尽枯,惟荞可种;售种,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亩。但问狐,多种麦则麦收,多种黍则黍收,一切种植之早晚,皆取决于狐。

粉树卧桥流丽水
车生在狐生的指导下,赚了大量的钱,就购买了二百亩肥沃的天地。车生听从狐生的教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车生变得富有起来。两人的关系也日渐密切,狐生呼唤车生妻为嫂,把车生的儿子也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等车生死后,狐生也就不来往了。
这个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嗜酒如命、洒脱可喜的书生形象,也成功地塑造一个知恩图报、帮助他人致富的儒商形象。当然,本故事强调的是车生的善良以及与人友好相处的美德,也强调了狐生的得遇知己、攫取财物相报答的优秀品质,彰显了狐先知的本性。
《王成》也同样强调了这一主题。平原旧家子王成,生性懒惰,家中生涯日渐衰落,只剩下破屋数间,他与妻子睡卧在牛衣中,贫困不堪。到了盛夏的时节,天气燠热无比,他只有在村外的周家的破亭子里寄宿。村里的人也多寄宿其中。一日,天已大亮,寄宿的人都已散去。日头已过三竿,王成才起来。当他要逡巡欲归时,看见草际间有一股金钗,他拾起来一看,上面刻有“仪宾府制”字样的小字。他知道这是自家的东西,正当他把玩踌躇的时候,有一老妪来找金钗。王成虽然家中贫穷,却是性情耿介,他就把金钗交给了老妪。老妪非常欢喜,说金钗不值几个钱,关键是先夫所赠。原来仪宾王柬之是老妪的丈夫,老妪就是王成的祖母。

白雪皑皑缩山舟
王惊曰:“吾祖也。何以相遇?”妪亦惊曰:“汝即王柬之孙耶?我乃狐仙。百年前,与君祖缱绻。君祖殁,老身遂隐。过此遗钗,非天数也!”
——《王成》卷一,P42。
王成少时也听说过祖父有一位狐妻,就邀请老妪去家里。老妪从之。王成呼出妻子拜见祖母,其自身穿败絮破衣,脸上菜色黯淡。老妪于是叹息说,王柬之的孙子贫穷到了如此地步,又看到破灶台多日没有炊烟了,就说,家计若此,何以聊生?妻子细述了家中贫苦的状况,然后只有呜咽饮泣。老妪就把金钗交给妻子,让她典当些钱买些米面,三日后她再来相见。王成挽留老妪,老妪责备王成说,连自己的妻子还养活不了,我在这里,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就离开了王成。王成对妻子说明了一切,妻子心里非常恐怖,但王成感念老妪的恩义,让妻子像对待祖父一样对待老妪,妻子答应了他。过了三日,老妪果然再次到来,拿出些金子,让他们籴些粮食。第二天,就让王成改掉懒惰的恶习,去做些小买卖。
翌日,谓王曰:“孙勿惰,宜操小生业,坐食乌可长也!”王告以无资。妪曰:“汝祖在时,金帛凭所取;我一世外人,无需是物,故未尝多取。积花粉之金四十两,至今犹存。久贮亦无所用,可将去悉以市葛,刻日赴都,可得微息。”
——《王成》卷一,P43。

青山火树荡远舟
老妪拿出了自己的积蓄,让王成全部买成葛衣,马上赶赴京城,就可以赚些钱。王成听从了祖母的建议,就采购了葛衣。老妪预算六七日可以到达京城,并且嘱咐他说:
宜勤勿惰,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
——《王成》卷一,P43。
应该说,老妪身为狐仙,她具有通天的本能,具有先知的个性,她的预见是准确的。可是由于王成中途遇到大雨,他自己怕吃苦,因为躲雨延误了日期,结果竟然亏了十余两金子。
囊货就路,中途遇玉如绳;过宿,泞益甚。见往来行人,践淖没胫,心畏苦之。待至亭午,始渐燥,而阴云复合,雨又滂沱。信宿乃行。将近京,传闻葛价翔贵,心窃喜。入都,解装客店,主人深惜其晚。先是,南道初通,葛至绝少。贝勒府购致甚急,价昂贵,较长可三倍。前一日,方购足,后来者,并皆失望。主人以故告王。王郁郁不乐。越日,葛至愈多,价益下。王以无利不肯售。迟十余日,计食耗烦多,倍益忧闷。主人劝令贱卖,改而他图。从之,亏资十余两,悉脱去。
——《王成》卷一,P43。

卧桥红树绕古屋
王成以后又听从了店主人的主意,就贩了些鹌鹑。不料,第二天,篓子里仅剩下一支鹌鹑存活,其余的都死光了。原来这支鹌鹑是个英物。王成凭借这支鹌鹑与王爷的鹌鹑决斗,结果获胜,王爷竟然用六百两金子买了这支鹌鹑。王成回家后,老妪命令王成置办了三百亩田地,起屋作器,居然成了大家。老妪又让王成督促耕地,妻子督促纺织。他们稍有懈怠,就呵斥他们,终于改掉了他们身上的懒惰的习惯。三年过去了,王成家中变得更加的富有了,老妪也就离他们而去了。想不到一个懒惰的旧家子,经过狐妪的教导和改造,成为了富有之家。
这个故事讲述了狐妪帮助王成改掉懒惰恶习、助其经商致富的经历,彰显了狐仙先知、善于经商的本领。

人间君子是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