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的食课堂Day 7:想瘦的小姐姐,麦片要吃对啊
麦片,曾经是自己最喜欢的早餐主食选择。尽管现在这个NO.1 的位置要让位给槟榔芋(荔浦芋头)了,但还是想专门为麦片写一篇文章。毕竟看看周围,觉得大家对它的误解和困惑还是蛮多的。

随着健身人群的扩大,作为一种相当健康的食材,麦片凭着“减脂瘦身”的标签,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有些人甚至对其到了盲目信奉的程度。但是在具体麦片品种的选择上,相信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毕竟大众关注度越高,商家开发产品的热情就越高,他们提供给消费者的“选项”,也就相应增加了。于是,很多人在选购麦片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
“麦片和燕麦片是一回事吗?”
“免煮麦片、原粒麦片、钢切麦片都是什么?”
“国产麦片是不是没有进口麦片靠谱?”
“像卡乐比这种把麦片和坚果、果干混合在一起的商品该不该买?”
“麦圈、格兰诺拉和Weet-Bix这些膨化食品一样的‘麦片’也有保健功效吗?”

问题还真是多啊……所以,狐决定从大家最关注的内容入手,先说一说麦片为什么和“减脂”“瘦身”挂了钩。
众所周知,主食类食材的脂肪含量,通常是很低的。无论是日常见得最多的大米白面,还是山药红薯、土豆藜麦,提供的能量都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换言之,主食都没什么油水。那究竟为什么说麦片(而不是其他主食)有助于减脂呢?一是由于它的升糖指数低,二是由于它富含膳食纤维。
先说升糖指数。如今大家讨论食物时,注意力已经从原先的“热量”分出一部分,转移到这个概念上来了,这是公众认知的可喜变化。简单来说,在同等热量的前提下,升糖指数越低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就越小,所以摄入时就更加不容易致使多余的能量被转化为贮能用的脂肪。同时,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更容易提供持续的饱腹感,这种感受有利于控制食欲,也能间接达到减少脂肪摄入的目的。
至于膳食纤维就更是被大众熟知的概念了。这种不能被胃肠道吸收的多糖类物质既不会产生热量,又能带来饱腹感,还能促进肠蠕动,避免便秘。单是这几条就已经很让人满意了,何况如今营养学家又发现,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消化,却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提高免疫力;并且它的存在,对肠道菌群环境也有影响,能够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在各种膳食纤维中,“β葡聚糖”的表现最为突出,而燕麦中β葡聚糖的含量远高于小麦、玉米等其他谷物。所以不妨说,燕麦片比普通麦片的保健效果更好些。

燕麦片的前世今生
“等等,所以平时我们说的‘麦片’,有可能不是燕麦片啊?”
这位同学你太甜了~~当然啊!虽然一般来说,商品名是“麦片”的,十有八九是各种燕麦制品;但如果不仔细看食品标签,错把另外那一二当成了自己要买的东西,也是个坑。所以下面就来说一下广义的麦片都包括什么:
【纯麦片】
直接用谷物原粒进行简单物理加工后得到的产品,以燕麦片较为多见,也有黑麦片、荞麦片、斯佩尔特小麦片、黑小麦片等品类。加工方式又分为钢切(steel cut,将整粒谷物直接切成段)、原粒(rolled,整粒谷物经过蒸制软化后压扁)、快熟(quick,很薄,煮几分钟就能吃)、即食(instant,完全熟化)四种,它们的烹饪用时是递减的,而营养价值的损失,也随着加工的复杂程度呈现出递增的顺序,但是损失不会太大。再考虑到方便性的问题,就还是建议大家不要顾虑太多。只要确认过眼神……不,是确认过食品标签,看清成分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有些快熟、即食麦片会放糖、香料甚至植脂末,好让产品的味道更大众化),就可以啦。

狐喜欢用原粒麦片做隔夜酸奶杯(Overnight Yogurt Oatmeal),不用煮也好吃
【混合(复合)麦片】
有些即食、免煮麦片看起来薄薄的,有点像木屑,热水一烫就会软化,这种麦片可能是用大麦、小麦、燕麦、玉米等多种谷物先粉碎,再压制成型的。虽然就刚才所说的、β葡聚糖含量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比不上纯麦片;但考虑到食材的摄取应遵循多样性原则,这种麦片也算是赢得另辟蹊径。只是在选购时,要注意辨别食品标签,看看有没有额外添加白砂糖、麦芽糊精、植脂末等对健康没有好处的成分。避免买到伪健康产品哦。

最想吐槽的伪健康麦片,添加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迷信大牌要不得!!
【麦圈】
麦圈是以谷物粉作为原材料制成的膨化食品。虽然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无论从食用方式、成分还是营养价值来说,都基本可以将它视作麦片的同胞兄弟。但选购时同样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以便搞清楚:1. 主要成分是什么,能不能满足你预期的保健功效;2. 有没有额外添加前面说的白砂糖、麦芽糊精、植脂末等让口感和味道都更诱人,但对健康真心没好处的成分。
对麦圈这种谷物制成品,不能一概而论地评价。因为,如果麦圈的成分只有纯谷物,那么可以说它就像混合麦片一样,兼具“食材多样性”和“便利性”两大优点;但如果是加了糖、巧克力、植脂末、香料等等,那就……容狐拽个文,“有伤天和”!

用紫薯山药圈做早餐的酸奶杯,硬是要得
【脆麦片】
其实单把这个品类提出来,有点不合适,因为只考虑制造工艺的话,完全可以将其归到麦圈这个分类下。不过,谁让当年被《欢乐颂》带火了的Weet-Bix一直红到现在呢。那就专门说一说。

剧照。连应用场景都给吃货们搭建好了

实际上,长这样
说Weet-Bix同样不能算传统麦片,是因为它也是谷物的二次制成品(似乎是将小麦磨粉后烘焙成极薄的片状,然后压成块),连官网上的介绍都是“Weet-Bix is a high-fibre and low-sugar breakfast cereal biscuit.(咱是一种高纤维低糖分的早餐用谷物饼干)”。还好看看食品标签,里面除了极少量的糖和盐外,就是麦芽提取物、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铁)这样额外添加的营养成分,算是比较健康了。和日常说的饼干完全不是一回事。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Weet-Bix的主要成分是小麦,和燕麦没半毛钱关系。不过,尽管小麦在β葡聚糖含量方面逊燕麦一筹,但是单说膳食纤维含量和升糖指数的话,二者差别不大,而且小麦的脂肪含量比燕麦低(但燕麦里的也是优质脂肪,能持续提供饱腹感,所以放心吃)。因此买家在选择的时候,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挑选。而且Weet-Bix也有同款的多谷物麦片(multi-grain),主要成分除了小麦,还包括黑麦、高粱、燕麦、稻米等。很执着营养价值的朋友可以盘它。
最后再多说一句,同样是形态相似的“脆麦片”,狐还搜到另一个牌子叫Vita Brits,和Weet-Bix挺像的,但是惊喜在于无添糖。所以吃完手里的麦片后,狐打算搓这个牌子试试看,有兴趣的就举爪上车吧。
【格兰诺拉(Granola)】
似乎格兰诺拉(Granola)的迅速蹿红,得益于各路美食大V的营销战。但其实别看名字有点眼生,实际上它的分身之一,早就进入大众视野了,那就是争议一直很大的“卡乐比”——也就是说,你可能早已经尝试过这种看起来特别高大上,自带小资光环的麦片啦。

卡乐比的小红袋,当年是“早餐小奢侈”的代名词,只是现在不值钱了
叫卡乐比也好,别的什么也好,都是商品名。实际上Granola只是欧美通行的麦片类别之一(另外三种是Cereal〔普通麦片〕、Muesli〔干果坚果什锦麦片〕和Porridge〔粥粉〕),而Granola是其中最不健康的一种——虽然主要成分也是纯谷物,但问题是Granola在烘焙时,是需要加很多枫糖、蜂蜜甚至巧克力来调味的,所以这种“麦片”含糖量非常高;偏又占了个听起来很健康的“麦片”的名头。也不知道因此坑了多少傻孩子!

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了,这么又香又甜的东西热量能低得了吗?!
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商品名叫“麦片”的谷物制品,可能非常健康,也可能是个大坑。学会看食品标签(包括成分表和营养标签),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总体来说,加工程度越精细的麦片,营养价值可能越低;口感和味道越好的麦片,购买时就越要小心。至于是否进口,狐认为倒不太重要。特别是纯麦片,国货的性价比的确杠杠的!
对了,最后再说一下什锦麦片(Muesli)的问题:各种麦片产品中,都能看到被加了水果干、坚果甚至酸奶块的款式。对这种情况,狐认为同样没必要一概而论。如果是为了给普通牛奶或者无糖酸奶调味,又或者平时饮食非常清淡健康,那么这种什锦麦片当然是很好的选择;哪怕仅仅是“就是爱吃”,也是个不错的理由,毕竟无论是水果干还是坚果,只要不过量,都是对健康有好处的食材——当然,前提是你选择的什锦麦片,底料除了谷物之外没别的。如果是格兰诺拉麦片,那就只能当做零食或者甜品,不要将它错认成健康食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