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中曾被雷击的荞麦,却是最暖的一抹乡愁


七月的苗八月的花,九月的荞麦收到家。荞麦属于草本植物,播种于夏秋之时,发芽、开花很快,花期较长,它褐红色的主茎有许多枝杈,叶如桃状。

提起荞麦,就想起儿时的童话。小时候母亲给我们讲安徒生童话《骄傲的荞麦》,故事说一片荞麦长在大柳树旁边,经过了从出生到开花结籽,荞麦变得越来越骄傲,它瞧不起大麦,燕麦它们,所以经常高傲的昂着头还嘲笑别人太没骨气。

一天,突然一阵阵狂风呼啸,乌云密布,田野里所有的植物都低下了头,可荞麦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依旧骄傲地挺立着,突然一道耀眼的闪电,把荞麦烧的灰头土脸,至此,荞麦的颜色就变成了黑色,所以,对它并没有好影响。

长大后,看见荞麦花开如片片白云般缭绕在山坡上,纵横交错,高低起伏。心里反倒是多了几份喜爱,盛开在记忆里的,永远都是故乡荞麦那阡陌连野的丹青画卷。

荞麦开花都是在清凉的季节,这时其他植物的花儿不仅凋谢,而且叶子也慢慢地凋零,唯独荞麦那一簇簇细碎轻灵花儿,在贫瘠土壤中纯洁如玉、烂漫无暇地盛开着,真可谓“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说起荞麦,在我们家乡,曾盛传过一个笑话。话说一位在外闯荡了两三年的浪子,回到家乡时,路过一片荞麦地,便拿腔作势问询一旁锄地的老农“老乡、老乡,地里这个红杆杆绿叶叶是啥东西?”

老农转头一看,怒不可遏抡起锄头追过来道“你说它是啥东西!!”浪子抱头边跑边喊“爸呀爸,那是荞麦哎,是荞……”。

这虽然是大家茶余饭后打趣的笑话,但在提醒人们要务实的同时也说明即使是杂粮,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是乡亲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粮。

荞麦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除了适合贫瘠的土地和清凉的气候,它生长期特别快,一般情况两月多便能成熟收获,所以也被大伙儿称为备荒救灾作物。

到秋天收割了荞麦,脱去荞麦壳,收获了它如心形的麦粒果实,就可以磨成荞麦粉来做各种美味食品了!

相较于那时经常以粗粝的玉米面为主食的现状,荞麦面清香柔软的口感,永远都是年少时味蕾中少有的美味!

荞麦面可做主食也可为菜,可热吃也可凉吃,母亲摊的荞麦煎饼,柔软筋道,最受大家欢迎,荞麦煎饼卷上土豆丝,或者和青椒土豆片一起炒成菜,一直都是我们餐桌上的亮点!

由此,荞麦馍馍和烧饼及荞麦面条都跟着晋级成为优等食物,还有荞麦凉粉和漏鱼儿,软嫩滑爽的感觉合着唇齿间蒜末辣椒油的余香,轻嚼在舌间心里还在寻思着怎么连食物名字都这么好听呢!

钟情于荞麦,最长情的当属荞麦壳做的枕芯,有生以来的每个夜晚,清香中带着清凉的荞麦皮在我的脑袋下窸窸窣窣作响,让我在恬静中跌入梦乡。

因了荞麦味甘性寒特质,又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降血糖的功效,荞麦皮枕芯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

人生旅途不停前行,身边有些朋友向我推荐乳胶枕,而我还是对荞麦枕情有独钟。

去年的春季,借在家休息十来天之便,所有荞麦枕芯被挨个淘洗了一遍。当房间的飘窗和悬挂的晒网都铺满清新的荞麦皮,有关荞麦那遥远的记忆又被拉回到我身边。

记得陆游曾题菊枕诗云“人间万事消磨尽,唯有清香似旧时”。如今,依然枕着荞麦枕芯,那种源自山野的质朴和清香,一直浸润在我心灵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