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泉古镇苦荞酒
柏泉古镇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柏泉办事处驻地,俗称茅庙集,形成于殷商时期,历经3000余年而不衰,系盘龙城的姊妹市。当年的柏泉山商贾云集,与盘龙屯兵城隔河相望。古镇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明朝兵部尚书张京,辛亥革命先驱孙武,现代哲学家张世英等名人皆出生柏泉。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先机,柏泉古镇重振楚风汉韵。三江航天集团投资13.5亿元,对78平方公里的柏泉农场实施整体规划建设。通过拆除零散住宅,集中修建农民小区,节约90%以上的宅基地,从而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难题。古镇背依万亩山林、面对4万亩(2666.7公顷)府河湿地景观和5000亩(333.4公顷)杜公湖湿地公园(2007年7月,被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湿地公园)。近观春花秋果、绿树红墙,远望沙鸥翔集、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苦荞即苦荞麦,学名鞑靼荞麦,四川凉山彝语称“嘎诺”,云南楚雄彝语叫“作兹麻”。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性耐寒,作为彝族人种植最多的粮食作物,荞麦分为苦荞和甜荞。彝族人多数喜欢苦荞,由此苦荞的种植面积相比甜荞大得多。
彝谚称“庄稼苦荞大”,苦荞被称为“五谷之王”。据考证,云南的原住民彝族人是最早利用荞麦的族群之一,“彝族聚居地区分布着多种多样的野生荞麦,他们栽培时间最早。长期以来,彝族人创造了苦荞的诸多烹调和食用方法。一般来说,除了少量把荞麦磨成小籽粒,去壳,蒸荞麦饭食用外,主要是把荞麦加工磨成精粉荞面,制作成荞饼、荞年糕、荞凉粉等食用。比如,在云南楚雄地区的彝族地区,“荞食吃法有调稀后烤(分发酵、不发酵两种),揉面团烧或烤。

除了食用而外,彝族人很早发现了苦荞的药用价值。彝族人经常把苦荞当作药物来使用,比如,当家里的牲畜患病发炎时,给它们喂食苦荞,炎症往往能够得到消除。苦荞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妇孺均利,可食可药, 是药食同源的典型。
苦荞的营养价值
苦荞属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常见营养物质。众多的研究表明,苦荞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癌、抗菌等作用。苦荞良好的保健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苦荞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促进了苦荞制品的发展。目前,苦荞的开发利用在我国食品界和医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
淀粉是荞麦品质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苦荞籽粒中的淀粉含量较高,以支链淀粉为主。苦荞主要蛋白质组分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标准营养蛋白,可为人类提供全面营养,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荞麦籽粒中的脂肪含量仅次于裸燕麦和玉米,高于大米及小麦。苦荞籽粒中脂肪含量为2.81 %,含有9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占脂肪总量的 75 %。此外,它还富含膳食纤维,比我们经常吃的大米高十倍。
苦荞酒以苦荞为主要原料,配合糜黍等优质杂粮发酵而成,工序较复杂。苦荞酒是较传统的酒类,具有调节血糖、润肠通便的功效。
1、调节血糖:苦荞酒中富含荞麦糖醇,这种物质能帮助降血糖,荞麦糖醇中的有效成分还能调节胰岛素活性,故适量饮用苦荞酒可帮助调节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2、润肠通便:苦荞酒中富含膳食纤维,这种成分能不断吸水膨胀,以促进胃肠蠕动,并有利于大便排出,故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便秘者可适量饮用。
柏泉古镇独特的地理与气候优势赋予苦荞酒更深入的灵魂,苦荞麦称之为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含有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其中硒是人体必须的重要微量元素。
最值得称道的是苦荞麦具有抗癌、防癌物质,硒能增加人体抵抗力,诱导干扰素生成,提高自身免疫力,延缓衰老,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