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六举措”全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壮大
为多渠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吴忠市盐池县通过“六举措”全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壮大,确保2020年年底全县102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

依托资源,带动产业
盐池县采取村集体成员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等方式,建设滩羊、黄花、小杂粮等特色种养生产基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双赢。
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以发展风情采摘、餐饮娱乐、农耕体验、民俗参与、乡村度假等休闲方式为重点,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
青山乡猫头梁村党支部以村经济合作社为依托,按照“统一建设、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投入、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的管理模式,村干部主动带头承包大拱棚,带领建档立卡户种植香瓜西瓜,并对接盐池县邮政公司,进行“线上+线下”销售,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8万元左右。

利用科学,盘活资产
据了解,盐池县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有效整合开发村级集体所有的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通过自主经营或招标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统一开发利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增长。花马池镇柳杨堡村党支部借助盐池县永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利用集体土地建设***晾晒场及仓贮配套设施,实现统一种植、统一采集、统一收购、集中销售,规范种、采、收统一管理,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200余万元,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
同时,积极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库、机械设备等集体财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等方式,推动农村“死产”变为“活权”、“活权”变为“活钱”,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
惠安堡镇萌城村党支部将闲置粮库改造成小杂粮加工厂,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改造现有建筑10间、新建建筑96平米、硬化场地1000平米、砌围墙115米、大门1座,购买荞麦、小麦、小米生产线各1套,粉碎设备、包装设备各1套,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以上。

互惠互利,抱团发展
盐池县兴办农村劳务合作社或劳务中介公司,集中本村及周边劳动力,以劳务总承包的方式对接业务,带动贫困群众就业。支持村集体发展产销合作组织,组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推进与县内外大型农批市场、超市、学校对接,提供订单收购、直供直销、物流配送等服务。支持村集体领办创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机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本村及周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农资供应、育种育苗、耕种播收等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
冯记沟乡马儿庄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公司+种养殖合作社+农户+品牌”运营模式,盐池县中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做大做强饲料加工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长期解决当地群众就业20余人,每年为15户无力无业建档立卡户分红3万元。
此外,盐池县加强村企合作,鼓励企业或经济强村结对帮扶“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一村一业”“多村一业”“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适度整合、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规模效应。
对产业聚集度较高、发展类型相近的项目,采取“乡域整合、集中使用、股份合作、利益共享”的方式,对项目资金进行整合运营,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花马池镇李华台村、芨芨沟村、硝池子村三村采取“抱团式”发展方式,在位于苏步井村肉牛养殖场西侧新建肉牛养殖场,有效解决当地农民种植饲草转化与就业创业,带动农户增收,预计每村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以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