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小南街

小南街北起大南街南口小什字,南至阳沟沿街(南茶坊街),清代形成,民国二十年(1931)命名。又名小什字南街,后一度更名民生南路(1945年——1956年)。长480米、宽8米。该街北头起东37号院是民国时开创的著名饭馆“凤林阁”(时为归化城内档次最高的饭馆,其知名度曾超过麦香村)。是归绥市富商豪绅、达官贵人宴请会客、洽谈业务的酒楼。就连绥远省主席也来凤林阁宴请贵宾。解放后,凤林阁歇业,店址先后被手工业管理局、二轻医院、玉泉区公安局借用办公(详见本书“凤林阁”一文)。在凤林阁南是一家药铺,字号“聚宝兴”,由山西忻州人开设。还有归化城著名茶馆“中和元”,糕点铺“隆三元”。东侧聚盛店巷,1975年并入小南街。小南街昔日在归化城虽说不是一条主要的商业街。但是由于该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旧城老百姓心目中的城内外分界线。因为从小什字往南就是显得荒凉啦。二是小南街是贯通城南、城北的唯一路径,小南街南口的东南便是南茶坊。可去和林、山西等地,也是出省区的通道。南茶坊小南街是旧日兵马进城专道。如1937年10月14日,日本侵略者进入归化城就是从南茶坊进入小南街,出北门外到达兵营的。而九·一九绥远和平起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入城式同样走的线路也是从南茶坊开始进入小南街,过大北街出北门外到达小教场(现内蒙古医科大学及内蒙古体育局一带)。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南街扩路连通至南茶坊街一起并入大南街。从此后大南街就从原先的大什字路口往南通至南茶坊街南端,统称大南街。话说小南街小南街的特点就是干果、山货、批发货栈多,出名的有“崇德店”、“聚盛店”、“德厚源”。在财神庙巷口的地方还有一家杠房铺,字号叫“福盛祥”,是闫济宏的买卖字号。据说当年“福盛祥”的生意不怎么样,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该字号发了一笔小财,事因是“隆昌洋行”的老板方孝恭(归化城著名商人,曾任归绥商会会长,于1915年病故)的出殡,雇用“福盛祥”的大杠和一切服务。此事也曾轰动归化城,怒震时任省主席。街中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如制作斗的、秤杆的、竹门窗的、算盘的“三义斋”和“统源兴”。编织箩筐和制毡的“天元成”生意都不错。民国时期小南街多烟土店。汇泉洗澡堂在荞麦皮巷东口,是归化城有名的三泉澡堂之一。由徐老五投入一千元资金于1927年开业。(三泉即大召西夹道路西69号的龙泉澡堂,大西街路南55号的海泉澡堂,小南街14号的汇泉澡堂)解放后,汇泉洗澡堂在公私合营中歇业。龙泉改为剧社。只留下海泉更名大西街浴池,营业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因大西街扩路拆除。从此归化城“三泉”彻底消失,有关它们的一些信息,也只能从早年驻过澡堂的服务员和五十年代经常去洗澡的顾客来解读和回忆。

文曹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