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荞酥,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入口酥松易化,口味上佳

荞酥是贵州毕节威宁的传统名点,它因原料独特和制作历史悠久而享誉全国。细数天下的食品,在我的味蕾记忆中,最能代表家乡风味的食品,当数威宁的荞酥了。小时候我父亲常去贵州毕节威宁县出差,每次都会买回很多马铃薯储存过冬,偶尔也会奢侈一下买威宁火腿和荞酥给我们吃。七十年代点心很罕见,所以对香甜美味、入口即化的荞酥印象特别深刻。威宁荞酥制作可追溯至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地方特色食品,其制作工艺完整传承至今,更是成为了一种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贵州威宁荞酥,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入口酥松易化,口味上佳,你吃过吗?

威宁县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常以荞麦为主食,素有"荞乡"之称。荞麦是彝家人的主食, “荞年糕”、“荞凉粉”、“荞麦饭”、”荞粑粑”、“荞麦茶”等都是常见的荞麦美食。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荞酥甜美芳香,为众多贵州点心中的佼佼者。威宁荞酥,又叫“金酥”。顾名思义,其颜色金黄,香甜爽口。进而想象,这种食品含着阳光金色的“暖”,含着黄金沉甸甸的“贵”,又含着绵软爽口 的“酥”。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特色食品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在西南一隅的精髓!威宁荞酥味香,入口酥松易化,既可充饥,又有清凉解热的功效,凡是尝过威宁荞酥的人都为它酥香可口的味道赞不绝口。

制作威宁荞酥时,以苦荞粉面为主要原料,加白糖、红糖、洗沙、玫瑰、火肘、水晶、枣泥、猪油、菜油等多种配料制成。一般制作荞酥的步骤是:先将适量红糖加水煮沸,熬成红糖水,停火后,放入菜油(为面粉重量的20%左右),再依次加入碱、小苏打和白矾水,搅匀后加入荞面、鸡蛋,将面团和好后从锅内取出,晾8~12小时作为主料。将红小豆煮烂,做成洗沙,加入红糖,煮至能成堆时,再加入熟菜油出锅,即成馅料。将面团分成若干份,擀成皮,包入馅心,在印模内成型,入炉烘烤,至表皮酥黄熟透即可。将“味苦性平寒”的苦荞制作成香甜可口的荞酥,威宁人用坚毅和创新,创造了这种“苦尽甜来”的点心。

威宁荞酥有扁圆和扁方形两种,正面刻有花纹,色泽金黄,具有清香甜脆,美味独特的特点。如果你到了贵州威宁旅游,请一定尝尝这里的荞酥,尝尝荞酥的香甜可口,让荞酥把美好的风味留在舌尖上,留在缠绵自己一生的幸福记忆里!贵州威宁荞酥,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入口酥松易化,口味上佳!小伙伴们,你吃过威宁荞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