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甜点
小时候的糕点店不多,糕点的样式也很少,每一款都很甜。
我们总会在玻璃柜前停下,缠着家长买一块,舍不得几口吃完,总要小口地吃,慢慢咀嚼。
也会存很久的零用钱,等到存够的那天,迫不及待地来到店里,买一块最喜欢的蛋糕。

带有糖霜的小饼干
小时候,我们尤其喜欢吃糖霜,挑几块糖霜颜色不同的饼干,将糖霜掰下来,满足地吃下。
长大后,为了健康着想,我们只吃得下没有糖霜的小饼干。
在寒凛的冬日打开这一袋小饼干,仿佛各种颜色的小花都在这一刻盛开了。

奶油蛋糕
那时还没有动物奶油,糕点里的奶油皆为植物奶油。
在两片蛋糕胚的中间夹了足够厚的奶油,细白绵润,吃起来微甜,能尝到淡淡的奶香,也有一点腻乎乎的感觉。
那时总会挑奶油最多的那一块。

鸡腿面包
形如鸡腿,表皮油滋滋,有豆沙馅的,也有肉松馅的,用一根细长的竹签固定住,吃起来很方便,不会将手弄脏。

小时候,学校有专门热饭盒的地方。
食堂的叔叔会用大号的网袋将所有学生的饭盒兜起来运过去,熥(东北话,热饭的意思)一上午,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再用大网袋运回教室。
那时,母亲会将鸡腿面包放进去,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面包变得松软可口,奶油、面粉和油的混合香气在饭盒里存着,刷完饭盒后还能隐约闻到这股香味儿。

蛋卷,鸡蛋与牛奶的香气混合,久食不厌,有的地方会在蛋卷里夹奶油。

荞麦酥,也叫三角酥,微甜、酥脆,口感和上图的蛋卷差不多,吃多了也不会觉得腻。

让蛔虫闻风丧胆的宝塔糖,似乎要在打完手臂针后服用(不确定)。
吃下不长时间后,体内的蛔虫会被清出,一条条白虫子扭动着肥硕的身体藏在粪便中,似乎还在冲我们招手。
也有一些虫子不会被完全清出,这时,我们会哭嚎着喊家长,家长通常会直接将虫子拽出来,扔在地上,一脚踩死。
宝塔糖才是真正的甜美杀手。

果冻泡泡糖
果冻和泡泡糖一定要分开吃。
那时总感觉果冻比泡泡糖甜,就像西瓜最中间的那一块,永远最甜最香。

像小药片一样的巧克力豆,
当年,我们刚拿到它的时候,正准备吃,差一点被家长抢下,误以为我们在乱吃药。

青蛙糖,哈密瓜味、草莓味。
经常在学校门前的小摊上出现,买一包和好朋友一起吃,一根可以嗦很久。

那些年,生日宴的主角除了我们,还有它。
奶味偏淡,非常甜,奶油比较硬,有一种嚼糖霜的感觉。
虽然口感差强人意,但对于那时不常吃到生日蛋糕的我们来说,它绝对是稀罕物。
吃完一定要将塑料盒舔得干干净净。

在市场上论斤售卖的花生饼干。
小时候的饼干烤制得很漂亮,每一款的价格也差不多,家长经常会每样拿几块,递给我们的时候不忘叮嘱一次不可以吃太多。

夹心饼干的鼻祖,奥利奥的老前辈。
小时候喜欢掰开吃,舔一舔,再咬一口咀嚼。

爆爆珠,春游必备的零食,依然是科技与狠活。
外形和现在的水宝宝很像,放在透明塑料盒里,配有小叉子,比果冻硬。

小动物饼干,没有小熊饼干甜,比较有韧性,味道和山东钙奶饼干差不多。

娃娃头蛋糕
古早蛋糕,奶油是硬的,颗粒明显,很甜,蛋糕胚有巧克力涂层,甜上加甜。
小时候,蛋糕店的玻璃展示柜里最不缺的就是娃娃头蛋糕,小朋友很喜欢。

外形像玩具,实际却是糖。
这款糖刚上市的时候,有一款玩具已经很受小学生的欢迎,如下图。

一甩,就会粘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