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麦 钢筋铁骨的农作物


在晋西北,芒种是种莜麦的季节,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吹响了播种莜麦的集结号,趁着湿润润的墒情播种刻不容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道出了春耕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有了春耕才有秋收,有了丰收才能解决温饱。

“莜麦”,一年生草本植物,晋西北极其普通的一种农作物。农业专家或是书本中称之为“大燕麦”,莜麦就是莜麦,我的父老乡亲们总是乐意这样叫它。莜麦喜欢生长于干旱、高寒的山区,这正是我的家乡晋西北所特有的条件,晋西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大沟深,黄土深厚、阴凉干燥,得天独厚的条件给予了它**的生活环境。莜麦耐寒耐旱,生长期短,种植方便简单又极易成活,于是家乡人便大量种植它。一日之计在于晨,天色微明,声声犬吠划破了黎明的寂静,紧接着升腾起袅袅炊烟,太阳也露出了嫣红的笑脸,庄稼汉赶着黄牛、骡子,带着犁具、种子兴冲冲地赶到田间。

老农赤脚高挽裤腿,一手扶犁紧紧把握前进的方向,一手扬鞭甩出老当益壮的气场,铿锵有力地行进在黄土地上,将手中鞭子空打一声,再高亢地吼上一嗓子。播种的人将粪土和搅拌好籽的混合物挎在肩上,置于胸前,沿着黄牛犁开的土地用手抓起撒入犁沟,当拉犁的黄牛返回来时,会将撒入犁沟的种子完全覆盖。新犁的土地仿佛一行长长的乡土诗,平平仄仄在人和牛的脚下延伸,均衡平整,层次分明,鲜亮如新。蓝天上飘过一丝丝白云,俏皮的鸟雀从头顶掠过,播种的场景连同吆喝耕牛的声音,将春天的田野渲染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钢筋铁骨,生命力极强的莜麦,不管以后下不下雨,它终归会破土而出的。看吧,用不了几天,顽强拼搏的莜麦便会惊世骇俗地拱破坚硬的土层,勇敢地从滚烫的土地中钻出来,尽管它们是那么的弱小,看上去嫩黄嫩黄的非常瘦弱。


起风了,风扬起尘土,吹得满头大汗的农人满脸泥灰,但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只要想起丰收的喜悦,热炕头上的吃喝,就会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动力,这种动力使他们无畏艰辛,忘记疲劳,忙碌中深藏着喜悦,紧张中裹挟着快乐,艰辛中蕴含着伟大,他们遵循自然,按着节气,一个一个的来,丝毫不乱,也不能有半点马虎,因为农人懂得“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深刻道理。勤勤恳恳地重复着祖辈留下来的耕作方式,把汗水滴入脚下的土地,把喘息播在希望的田野,把对金秋最美好的期盼根植在巍峨的山巅。这是故乡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芒种季节播种莜麦的情景,我将此情此景摄入心底,然后小心翼翼地珍藏,让它在我的笔下绽放出属于它的芬芳,烙上属于故乡的印记,成为我内心深处永久的感动。

农人是关注莜麦生长的,种下一片莜麦就等于种下一片希望,他们时刻等待着这片希望,时刻期盼着收获,因而经常前往田间地头看望莜麦的长势。一场盼望已久的喜雨悄然而至,连绵不断的小雨无私地滋润着山坡上的莜麦,它贪婪地吮吸着这难得的甘露,在斜风中,在细雨中欢快地舞蹈。莜麦长高了,直至人们腰间,甚至于更高达到胸脯。这时候黄土高原上的莜麦一片碧绿,一片青翠,目之所及,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莜麦炒过之后磨成面谓之莜面,莜面可以做出莜面栲栳栳、莜面鱼鱼等不少食品,莜面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又可降血脂降血压,增强骨质,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故乡的农民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绿水青山,千亩沃野,茁茁壮壮,郁郁葱葱,生产出零污染、绿色有机、环保健康的产品,人均收入正在逐步提高,农业的春天已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