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关于坝上莜麦的传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里曾经这样夸赞这北国的景色。在很久以前,坝上那一带那是几十里地见不着人,水清清的,草绿绿的,真是一个好地方。那个时候,这里的百姓儿靠养牛羊来生活,他们不会种田,也就打不下粮食,吃的粮食都要到很远的坝下去买。道路非常遥远,百姓儿受了很多的苦儿。

云山雾海

后来,有一天,有人就向神农氏祈祷,祈求他能派一些农作物来这坝上,这就免去了很多百姓儿的灾苦儿。神农氏听了以后非常感动,对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儿那是深深的同情心儿。神农氏就把五谷杂粮的众位神仙儿都召了来,跟他们说,“下界有个坝上,非常的冷儿,到了冬天以后,那是冷风呼呼的刮儿,大片大片的雪花飞舞着落下,道路变得特别的难走,百姓儿的家里没有粮食了,就只好挨饿了。你们哪个乐意去那个地方安家落户,去周济那里的百姓儿呢?”

雪山迷蒙

稻子神儿第一个站了出来,说“听说那个地方干旱寒冷呀,去那里呀渴不死呀,也得冻死。俺适合长在暖和的水乡,俺去恐怕不行吧!”说完,给神农氏鞠了一个躬,弯着腰儿向后退了几步儿。

如此美景只应天上有

站在旁边的谷子神低着头儿说,“俺是想去周济百姓儿的,只是听说那个地方一年儿四季儿都刮大风儿,你们瞧俺这弱小的身段儿,细细的腰儿,看俺这面黄肌瘦的样子,要是在收的时候,来一场这个大风,百姓儿就会一粒米儿也打不下呀!”说完以后,它也退到了后面。 接着,那高粱神儿脸儿涨得红红的,它说,“俺怕冷儿,俺的身子儿长得很高,身子儿也结实儿,也不怕干旱儿,可是俺怕冷呀……”说完,也朝着神农氏鞠了一个躬,退在了后边儿。

一溪山泉流山间

过了好大一会儿,众位神灵都不再说话儿,只有莜麦站了起来,它说,“俺乐意儿去那里试一试。”说着,它挺直了腰杆儿,瞧了一下四周,它多么还能有一位神仙儿乐意去呀,可惜就是没有神仙儿吭声。这时,神农氏称赞得点了点头儿,其它的五谷杂粮的神仙儿都朝着莜麦投去了这钦佩的眼光儿。

如此美景

这个时候,刚过了春分,快到立夏了。坝上还下着片片的鹅毛大雪,莜麦还是没有办法出去的。这可把神农氏给急坏了,脑门子上冒着热汗儿。于是,神农氏跑到玉帝儿那里告诉了情况。这玉帝儿捋了捋胡子说,“这件事儿不难办到,蟠桃园里刚酿了一种好酒儿,喝上一口儿,就能暖身儿好长儿一段时间,你带上一缸去,给它喝了,它就不会给冻坏了。”神农氏就让莜麦喝了这酒儿,莜麦接过了这神酒儿,它端起酒来一口气儿就喝得精光,喝下这酒儿就赶紧下凡来到了下界儿。

太美了

莜麦来到了康巴诺儿草原,它在这里生根生长。可是,它的身子虽然暖和了,但耳朵儿还是冻得生疼生疼的,它就用手捂着耳朵儿,可惜这手儿都冻伤了。到了秋天,这一年儿还是没有收成儿。

太美了

又到了一个春播的时节,神农氏还在挂念着坝上的百姓儿,他也挂念着莜麦,他来到了康巴诺儿地界上。他见到了荞麦,看它冻得耳朵发红儿,心里就很不是个滋味儿。于是,他就用羊毛打了一副耳套戴在了莜麦的耳朵上。这一年秋天的时候,莜麦长得粒粒饱满,百姓儿喜笑颜开。自从那儿以后,坝上的百姓儿就吃上了荞麦的面儿。过了几年以后,就有了这特色主食,莜面就成了坝上的“三宝”之一。、

太美了

直到现在,这莜麦颗粒的边上还长着细细的小绒毛儿。据说,那就是当年神农氏赐给莜麦的耳套儿。到现在,坝上的百姓儿种莜麦还是用酒儿来拌种儿,在收获莜麦的时候,就用这毛巾儿围住脖子,来防备莜麦顺着衣领钻进这肉里。这就是莜麦的传说。

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