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赵东辉:小杂粮让群众增收

在吕梁市第四届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2019农民丰收节上,记者发现石楼东瑞农产品展销点上围着许多客户,人们议论着摊位上金黄色小米的质量和价钱,但却不见经销商的踪影。记者拨打展位上放置的东瑞公司总经理赵东辉的电话,他正带着公司经营的农特产品在太谷参加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由于时间冲突,他不得不在离石和太谷两地来回跑。记者前后约了三次,才最终采访到了赵东辉。

赵东辉介绍,他以前做过销售,后来从事蛋鸡养殖。由于产生的大量鸡粪需要处理,他就联想到以鸡粪作为肥料生产小杂粮。2006年10月,赵东辉在石楼县灵泉镇塔子上村注册成立石楼东瑞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主要从事小杂粮加工与销售,形成了有机循环农业,他先后三次获得过相关机构颁发的有机产品生产证书。公司2010年开始至今生产小米、豆面、莜面、荞面、高粱米、玉米粒、钱钱等小杂粮1035吨,销售收入2923万元,创利229万元。现在东瑞公司已拥有各类生产车间、库房等生产性建筑2900平方米,各类杂粮加工设备44台,总资产211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966万元,流动资产969万元。四万多只蛋鸡实现全自动化养殖,加上杂粮收购加工,年销售收入可达5300多万元。赵东辉经常利用多年积累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帮助当地农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寻找玉米等农产品销售的“婆家”,帮助群众解决销售难题。

赵东辉经营的小米等农产品比一般市场价高出一大截,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质疑。为消除消费者的疑虑,赵东辉专门介绍和推介了其产品的独特性。赵东辉说,首先,他的小杂粮生产独特。产品生长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黄河岸边的石楼县,那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养分富含硒等元素,经专家鉴定,具有调节免疫力和抗癌的功效,成就了农产品质优色美、营养丰富的品质。为保证产品质量,东瑞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每年春季与当地农民签订保底收购中国(山西)特色种植合同,公司给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和鸡粪等农家肥料,监督农户种植无公害产品。其次,加工独特。东瑞小杂粮采用现代科技和传统石磨相结合的精细加工,没有添加剂,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高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具有高钙、低糖、高纤维、低脂肪等特点。而且,经过色选机、抛光机、筛选机多道工序,把脱壳时破碎及颜色不纯正的小米等筛查出去,使产品品相精美,质量上乘,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东瑞公司已成为石楼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响应市政府帮助困难群众脱贫的号召,除帮助和合乡的10多个村庄群众致富外,2018年在石楼全县范围内认证了3.8万亩绿色谷子生产基地,带动970多个农户(其中包括600多贫困户)增收,2019年认证绿色谷子8.8万亩,亩产500斤,按照每斤3.3元计算,可让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0多元。赵东辉对自己的小杂粮生产加工前景胸有成竹。他正在与山西省农科院研究所合作,已经安装上了磨粉机,下一步准备以小米等小杂粮为原料,配上蜂蜜、红枣等,深加工各种可以用开水冲服的营养粉剂,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范围,带动农民增收脱贫。(记者 王卫斌)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