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③——高粱饴,山东人孩时的记忆
高粱饴是许多山东人孩时的甜美回忆,也是在外的山东游子记忆里故乡的味道。
俗话说“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山东人来说,再加一句“甜不甜,故乡的高粱饴”,也不为过。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老家家过年有一个习惯,只要我们一家人在外地过年,父亲都会提前让老家的亲戚买好糖果寄到过年所在地,而高粱饴是每年都必备的糖果。
对于四岁就离开故乡的我来说,高粱饴这一故乡的食品并没有太深的记忆。但是对于我的父亲而言,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它代表着家人间的亲情,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勇敢与坚持。
听母亲讲,那时爷爷奶奶有六个孩子,父亲在男孩堆里排老大,上面还有三个姐姐。那时家里条件很差,所以父亲小学上到四年级便退学了,而那时父亲也只不过才十三岁。为了家里的生计,后来就被爷爷带在身边走南闯北了。夏天身上晒得乌黑,冬天手冻得烂皮,那都是常态。当时一大家的人属二姑最疼父亲,每次父亲远行前二姑都会在父亲的行李里塞几颗高粱饴。
二姑说,每次父亲回家时,给他洗衣服,都能在父亲的衣服口袋里找到剩下的高粱饴糖果包装纸。年纪轻轻就离开家,父亲的口袋里装着的不仅是糖果包装纸,还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听老家的人介绍,高粱饴的制作并不繁琐。首先选用优质的高粱淀粉调乳,用白砂糖化浆,将适量的水煮沸慢慢冲入淀粉和砂糖溶化的糖浆中,加入柠檬汁,然后不断搅拌,最后放入锅中加热熬煮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在撒有淀粉的板子上,趁热给它压平整了,等自然冷却定型后就能切块了,这样韧性十足、柔软适中、微甜可口、QQ弹还能拉丝的高粱饴就制作完成了。

如今父亲快六十岁了,不善表达的他开始变得叨唠。小酒一喝多更回忆起以前的事情,故事里有爷爷、二姑,有帮助过他陌生的好心人,还有那必不可少的甜糯高粱饴。见证的是那段成长岁月中的自己,如一人坐船从邳州到泰州泰县卖家里种的生姜,十八岁到上海和朋友做小本生意,二十岁外出卖化肥……

父亲在南方待了将近四十年,却依旧吃不惯南方的饭菜。父亲年龄越大,却越像小孩,比我们都爱吃糖果,家里的糖果种类换了又换,唯独高粱饴一直都在。
有故乡美食记忆的人是幸福的,是甜糯的,就像咀嚼故乡的高粱饴那般口感。
作者:齐鲁理工学院▪王龙珠
策划:吴洪斌 编辑:牟德鸿 高欣雨
美食是破译故乡的密码,是嵌入血脉中的基因。回望故里,除了亲人、玩伴;魂牵梦绕的,还有“故乡的味道”。即日起大众日报推出“故乡的味道”大型融媒体报道,通过充满创意的新媒体作品,反映各地特色小吃、美食等,共绘记忆中的美食地图!
投稿邮箱:dzrbg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