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怀庆方言之三百三十八 “秫秫秆戏”
“秫秫秆戏”
怀梆,因其起源于古怀庆府地区,故又名怀调,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戏等。是河南省一种古老的稀有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古怀庆府地区,即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与新乡市西部地区。
2006年5月20日,怀梆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25。
怀梆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繁盛于清末。表演粗犷,唱腔高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其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郁的怀庆地域色彩。
怀梆,过去多年来因在当地影响较大,很受欢迎,所以在怀庆方言里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秫秫秆戏”,意即老百姓在“秫秫”(高粱的俗称)地干活兴致所至时,都会哼上一段,可见老怀梆确实已经深入人心,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少皆宜的地步。

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