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粱品种种性,老农经验,采用选种和品种内杂交的方法

今天贝冰带大家了解一下高粱品种种性,一起来看看吧!

一、高粱品种复壮

一个优良的高粱品种在生产上种植多年以后,逐渐穗头变小,穗霉变稀,籽粒变小,以至生长不整齐,造成减产,如各地群众反应,有些杂交高粱有所退化,产量降低。因为品种的退化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不良授粉条件影响和缺乏完整的良种繁殖体制。所以提高种性也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概括起来,提高高粱品种种性的方法,主要采用选种和品种内杂交的方法。

继续选择是提高高粱种性方面最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掌握的有效方法。每年不断地选择优良的单穗、单株,促进以保持和提高这个品种的种性。

高粱品种内的杂交,就是本地推广的优良品种和外地或是栽培条件不同的同一品种进行杂交。因为同品种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它的性细胞(包括花粉和胚珠)也有差异,由两个差异的性细胞结合而产生的后代,生活力比教强,所以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杂交时,父母本都要须用度最高,品质最好的种子。

一般总是用当地种做母本,外地种做父本,因为母本的遗传性对后代的影响比较大,这样后代就会更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

品种内杂交复壮法的程序分杂交圃、株系圃和原种圃。品种内的杂交圃:亲本是原种的基础,亲本选择对原种质量影响很大,亲本选择须要严格。母本单株可在公良种场和本大队高粱田内选择优良单株,父本单株最好派人到外地丰产田里或是科研单位原种田里选择。选回后最好先在试验田种一年,系选优良单株,供下一年当父本用,父母本要具有原高粱品种的特征特性,如生育期、株高、穗型、紧密度、粒形以及恢复性。

所选单株,再经室内考种鉴定,不合标准的都应该淘汰。选留下的父母本单株应大致相同,母本每一个单株种一行,父本单株混合后,隔行种植在母本行中。行距宽些,开花前拔除一切非典型植株,开花后使不同株穗互相串粉杂交,如果对于异交率较低的品种,可先采用温汤杀雄,然后授粉以提高异交率。

株系圃:就是把杂交圃中当选每一优良株行的籽种、播种一区,叫做株系。并以原品种做对照。以便观察比较,在生育期,标志或拔除非典型植株。通过观察与考种,选出优良株系。

原种圃:株系圃入选的每一株系,分别播种一区,按种子数量多少决定小区大小,不设对照,因此,原种圃就是种子地,将选好的小区混合脱粒即为原种。

二、其它新技术

当前培育良种的主要方法仍然是杂交育种。特别是充分地利用杂交优势。目前国内外正在探索和推广一些新的育种方法。除了雄性不育、辐射引变以及多倍体育种外。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育种技术,即单倍体育种。这种方法能在2~3年内,能培育出其它方法不能培育出的新品种。因此很受重观。目前我国已开始在农作物上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育种,但都还处在研究阶段。

沈阳农院从1960年开始综合应用工业先进技术育种的工作,发现用r射线照射作物种子,在第二代能够产生数量较多的早熟突变型,但其他性状变化不大。用r射线处理后再用微波处理的第一代就产生了矮秆、叶宽、叶色深和丰产性状。在第二代就产生出大量的除了具有早熟性外,还兼有矮秆、秆粗、叶宽、抗倒伏和丰产性状的植株。初步发现了照射r射线可获得早熟性变异,通过微波可控制抗倒伏和丰产性状变异,也就是把两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r射线和微波累加起来,就可以把早熟性状,抗倒伏性和丰产性综合到同一有机体上。

近来,应用r射线和微波对高粱进行了处理,并详细观察了这种方法产生的遗传性变异到底最早在那一代可稳定下来。通过二年的工作,初步发现用r射横处理后再用无线电技术控制,不但可以产生定向变异,而且使单用r射横产生的要到七、八代尚不稳定的优良变异型,可能在第二代或第三代就可稳定下来(也有另一些还继续分离)。

另外,初步发现电离辐射粘合应用不同的电磁波和化学药品可大致定向地发生某些遗传性变异。如有的化学药品使高粱穗变成松穗大粒,有的可产生紧穗小粒,同时穗均变大,有的药品可诱变出筒状穗形,有的诱变出其它穗型,这些试验成果,为今后高粱育种进一步实践、提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这篇文章关于高粱的相关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这些作用可以帮助到大家遇到所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掉,好了,那我们就下次见吧,谢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