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英雄:两个调整期下,李渡在做什么?
“现在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是K型时代,行业、经销商、烟酒店三大K型趋势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而李渡要走的是全要素立体竞争的路子。”
这是被广泛传播的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国宝李渡总经理汤司令现场的一句话,毫无疑问,李渡要站在两极分化中有利的那一端。
现在谈到李渡,行业都会投去信心,但其真正全面崛起也不过10年,而复兴的起步竟然也是行业处于调整期末的2015年。
所以,两个行业调整期下,李渡在想什么和做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产品能打的李渡
10年从独有优势到系统优势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在2008年收购了李渡酒业,其后五年五度换帅,2014年汤司令上任开始了李渡酒业的新局。
有报道指出,汤司令根据吴向东带去的一瓶80年代老李渡酒,并多次登门关心李渡发展的当地政要,还原出李渡高粱1955的模样(核心战略大单品)。并将该产品选送参评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李渡高粱1955以独一无二的“一口四香”,与茅台一同获得最高奖项大金牌奖,开启李渡国际赛场摘金之路。
与此同时,李渡高粱1955最大的品质底气和特色,源自古老的元代窖池,吴向东称其为国内唯一一个不断代传承的,从元代延续至今的古窖池群。汤司令就是以此为核心塑造产品力和体验营销模式的,这两大行为帮助李渡精准圈粉无数,并奠定了行业的地位。
2014年和2015年两年时间,李渡在那个调整期的尾巴抓住机会,通过定位创新成功切入中国奢侈光瓶酒行列。

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再到2024年这一新的周期,汤司令又发现了新的机遇。
“要让高端更高端,地方更地方!”汤司令表示,李渡就是要强化重点市场,复制优秀范式,推向全国市场。未来的国宝李渡,要在消费者、经销商和资本三个市场形成绝对优势,就必须坚持品牌高端化战略引领。
知酒君注意到,相较于上周期的首先建立产品独有优势不同,本周期李渡可打的牌更多,提出强化“全要素立体竞争”的战略打法。
具体就是“四轮驱动、多方发力”,即坚持以消费者为引领,坚持品质文化、历史文化、组织文化打造,持续践行社会责任,在夯实各维度实力的同时,“让世界文化遗产飘香世界”,也让每一个有文化、有品位,懂酒、爱酒的国粉,喝上更好的文物古窖老酒。
李渡成功的经验,并非不可学
今年以来,李渡的动作频频,成为酒业备受关注的信心提供者。
3月5日,李渡酒业正式发布通知称第二代李渡高粱1955正式上市,价格上调为1230元/瓶。7月初,李渡高粱1308·万里挑一和李渡王·千里挑一出厂价分别上调100元/瓶、20元/瓶。

高端产品涨价的底气只有两个,一是产品足够稀缺,且消费需求旺盛;二是对产品足够自信,很显然,李渡对稀缺的产品力有精准的预判。
现在来看,李渡这些行动几乎不可学,李渡的案例也被视为行业孤本。但如果我们细致梳理却能够发现,对于大多数酒企而言,能否有清晰的定位、创新的思维和执行的魄力才更重要。
产品生产出来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主要的就是定位要准确。放眼酒业来看,2000年后成功孵化的高端品牌国窖1573、君品习酒、国缘等是如此,他们从一开始就锚定了高端之路,并持续深耕,向内提升产品内涵,向外提升文化张力。
李渡为了站稳高端的定位,十年间也付出了诸多心血,以李渡高粱1955为例,其价格从刚上市时的380元,历经13次提价到如今的1230元,一次次地刷新光瓶酒价格纪录,通过细分赛道和品类在行业确立了强大统治力。
这其中有三方面的要素不能忽视:
①乐观者的创业精神,汤司令视调整期为机会期,并频频出招;
②差异化的产品打造和文化价值输出,要做就做赛道的第一;
③完美的厂商关系,让经销商和终端店挣钱才可健康发展。《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痛陈了白酒行业当前难题,特别指出价格倒挂现象严重,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三个价位段的产品倒挂最严重。这是行业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诸多酒商的生存困境。

对此,李渡有李渡的计划,表示未来要走“小圈层,中场景,大流行”的发展路径。即从一点出发到多点打通,从单一的圈层到多圈层,关键还是在圈层的交叉覆盖,成为新的白酒周期的领航者。
相较而言,李渡在产品上一直保持量的克制,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空间。不谋市场一时之大,只求产品品牌长期向好,是李渡的战略坚持。如今,其与经销商通过两天的会议,送去了更新的对行业趋势的看法和最新的打法,被经销商视为困局下的“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