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曾经广泛种植的高粱,为何如今却很少种植了?

这其中有三大原因:

首先,我国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尽管高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其亩产量相比杂交玉米或杂交水稻依然偏低(高粱的亩产量仅仅400公斤),这使得种植高粱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例如,现在的杂交玉米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公斤,甚至精心栽培下可以达到亩产1500公斤;而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也可以达到1000公斤,相比之下,高粱的产量就显得较低。


其次,随着人们饮食水平的提高,大众更加依赖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高粱在用途上由粮食作物逐渐向酿酒、饲料作物转变,高粱不再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口粮。


最后,种植高粱的成本相对较高。比如,高粱比玉米不耐旱也不耐涝,容易生虫,需要打药防治,既热又累。


虽然高粱种植面积在减少,但作为一种传统粮食作物,高粱仍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高粱的保护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