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嫩包谷的季节,农村人以前经常吃的包谷粑粑是这样磨出来的

时下正是吃嫩包谷(玉米)的季节,我们都知道嫩包谷很有营养,很多人都喜欢直接煮熟啃着吃,尤其是女性,最喜欢吃嫩包谷了。在四川农村,尤其是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家里稻谷不够吃,就经常做嫩包谷粑粑吃。要吃包谷粑粑,得先把包谷磨成包谷浆,所以石磨就派上用场了。

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有石磨,一般安装在进堂屋的门口。磨包谷前,得先要把包谷一粒一粒地从包谷棒上拔下来,装在盆里,再用清水泡一会儿。

每当要磨玉米的时候,父亲负责推磨,母亲则一只手端着盆子,另外一只手根据父亲推磨的节奏往磨眼里添加嫩玉米。很快,金黄色的包谷浆就从磨盘之间的空隙里均匀地流出来,顺着石槽,流进水桶里。

我家的石磨有点大,一个人推起来很吃力,常常看见父亲没推几圈就满头大汗,于是自告奋勇上去帮忙,殊不知由于人矮,推磨时跟不上父亲的节奏,尤其在磨盘转弯的地方拉不过来,常常推推停停,有时还会被木把手撞到脸。学了很久才领悟到,推磨不仅需要力气,还需要掌握步伐和用力点,不然磨盘旋转不平稳,磨出来的玉米渣就粗细不一。大一些的时候,常常和父亲一起推磨,那种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

另外,往磨眼里添加玉米也是有讲究的,一次添加太多,磨出来的玉米渣就很粗糙,所以每次要少量地添加,这样磨出来的玉米渣才够细。玉米磨成渣以后,像和面粉一样揉一揉,然后就可以做包谷粑粑了。

小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吃包谷粑粑的时间很多,有时候是蒸着吃,有时候又是和嫩南瓜煮着吃。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包谷粑粑是很美味的东西,那种细嫩的口感中带着丝丝的清甜味,对现在来说是很珍贵的天然食物。可是那时候由于经常吃,见到包谷粑粑就厌烦,常常是只吃嫩南瓜不吃包谷粑。

石磨不止可以磨玉米,还可以磨糯米和豆子。在农村,每当快过年的时候,母亲就会把糯米先泡一泡,清洗干净石磨后就开始磨了。白白的糯米浆顺着石槽流进布袋里。装满糯米浆的布袋会吊在屋檐下沥水,一般一天左右的时间,糯米浆就成了块状,再把它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晒干,糯米粉就大功告成了。磨豆子可以做豆腐,方法和磨玉米差不多。

如今,这种石磨在农村仍然可以看见,只不过岁月的洗礼,大多都闲置在一旁,正在慢慢被人们忘记。

朋友们,你有过推磨的经历吗?是否同我一样开始推磨时掌握不好技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