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的6元玉米和董宇辉说的谷贱伤农,这是两个问题
什么事情一火了,就会被无限放大,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黑,就都跑出来,跑过来,围绕这把火狂欢起来。
东方甄选和董宇辉火了,关于他们的一切都被放大,都成了话题。

东方甄选卖的真空包装熟玉米六块钱一根,董宇辉推荐的时候用了“谷贱伤农”这么个词儿。
引出来许多意见。
这是个宏大的话题,今天我们来解构一下。

1、真空包装熟玉米该卖多少钱一根?
真空包装熟玉米是加工食品,已经不是初级农产品了,所以它卖多少钱,是市场行为,和农民、农业没有什么关系。
市场行为,它卖多少钱都行!6毛、6块、60块都行。
6毛、6块、60块各个价格,有其相应的客户。

此人,姓黄名盖。
如果价格不合适,消费者自然会淘汰它。
例如,当年有机食品声势浩大地横空出世,社会上一片言必称健康安全的论调。但是,有机食品最终成为一种高端消费品。这就是市场经济,市场调解消费者的选择结果。
说点实际的,一根甜糯的高质玉米,农民出售的价格大概在1-2元之间。加上运输、生产加工、包材、管理、营销等成本,出厂价格大差不差在3-5元之间。
销售价格呢?

2、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的出处是《汉书·食货志上》:“籴(dí)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籴米,就是买进米。粜(tiào)米,就是卖出米。
买米贵,老百姓伤不起。卖米贱,农民伤不起。
谷贱伤农本来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难题,但是新中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政府制定了最低粮食收购价,不使农民种了地反而还赔了钱。

以基础粮,玉米和小麦为例:
最低收购价基本都在1元-1.3元/斤之间,今年因为俄乌战争的影响,甚至到了1.56元。
根据地域不同,种植规模不同,农民一亩地的种子、化肥、浇水、收割等成本加起来在300-500元之间。
亩产在1000-1300斤。
大家可以算一下,种粮的利润率,是多么可观。远超其他很多行业很多。
至于为何农民不挣钱,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而且,这只是基础粮的价格。经济作物、大棚作物的利润率更高。国家规定了最低的农产品收购价,剩下的交给市场调节。
所以,谷贱伤农在我国的实践中是已经不存在的概念了。

搞得一手好对立
综上,
1、董老师在直播间里用“谷贱伤农”作为理由,来支撑农产品价格不能太低,是不合适的。
不过,这不正好说明,董老师是个平凡的优秀人。不要把他往完美上去靠,那是烤他。
虽然他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普通人受不了偶像不完美,大家自我保护一下吧。

2、但是如果作为一种常识,或者一种情怀,或者一种政策宣讲来说,那就很恰当不过了。
因为,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中华几千年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里,老百姓都是饿着肚子度过的。
史书翻翻,没几页就会跳出来这些词,尸横遍野、哀鸿遍野、饿殍枕藉、十室九空、饿莩遍野、饿殍载道……
话说回来,新中国的老百姓吃饱饭的日子也就过了三四十年而已。

我是问题解构者,关注我,看各种问题、事件背后的逻辑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