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亩产1万斤,如何实现?

一,品种选择

1)以粮饲兼用型品种为主为好,因为这样可以知道籽粒品质,又可以符合青贮的指标,可以提升养殖效益且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下图截图,来自张世煌研究员。

2)品种要晚熟:以审定时叶片数量20片以上至22片叶,而且穗上叶片较多的品种为宜。成熟期应比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普通玉米品种熟期5—10天(不然提前成熟或早衰,影响产量或品质)。

3)植株必须高大:夏播审定的株高以2.7米左右至3米左右为好。因为,单株生物量决定了产量。

4)高抗“双倒”:用做青贮玉米一方面要植株高大,一方面需要适当密植(品种要耐密),同时要加大尿素氮肥的用量,所以,对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抗倒折能力”要求很高,以审定时“双倒率”不超过千分之三的为佳。

这就需要品种至少同时具备3个特点:根系发达+审定时高抗茎腐病是“底线”+茎秆韧性好。

因为,容易发生茎腐病(致病菌有20多种)的品种,或者早衰,或者后期茎秆瘫软一地,肯定是不行的。

5)综合抗病能力,多抗性要好:除了审定时高抗茎腐病之外,一定要田间多个品种进行对比,确保对茎腐病的综合抗性要好。此外就是大斑病、小斑病等叶部斑病——特别是大斑病,一定要避免果穗苞叶上容易出现“白癜风”的品种,遇到潮湿就是发霉,影响果穗籽粒,甚至导致植株叶片快速干枯,严重影响产量。

6)活秆成熟:在**收获期,绿叶数占可见叶片数80%以上。因为,活秆成熟至少可以增产20%。

7)果穗单穗重要大:一般单穗鲜重可以达到500克左右的品种为好。而且以筒型的长穗品种为好(穗子过粗,容易穗腐)。

8)籽粒品种:养殖的最终目标是高效益,所以,粮饲兼用型品种的籽粒审定蛋白质在11%以上+粗脂肪4%以上为好。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养殖效益。

青贮品质:在**收获期(籽粒乳线位置1/2),干物质含量≥30%,全株淀粉含量≥3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0%;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60%,整株粗蛋白含量≥7%。


二,种植技术要点

1)密度:夏播以4500株密度为适宜,行距55厘米,株距27厘米。

2)加大尿素氮肥用量:以平均每一株折合年尿素不低于8克为合适——可以选用包膜缓释尿素而“播种带肥”,不用追肥。

3)大喇叭口期重点喷施一次长效杀虫剂和几元钱的杀菌剂预防病虫害。

其它管理同一般常规。#农业真科技##玉米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