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静宁:十万亩青贮玉米为肉牛越冬备足“营养餐”

【来源:新甘肃】

秋收时节,稻谷金黄、瓜果飘香,静宁大地一片色彩斑斓,十万亩青贮玉米陆续成熟,迎来收获期。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青贮玉米,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一颗颗玉米被收割、粉碎、装车,奏响了秋日丰收序曲。

近日,走进原安镇齐埂村,放眼望去,成片的青贮玉米长势喜人。一台大型青贮玉米收割机在田间往返穿梭,随着机器徐徐驶过,高速旋转的齿轮将一株株挺拔的青贮玉米连茎带穗卷入“腹”中,经过搅碎揉搓,粉碎的青贮饲料从出草口不断“吐”出,一辆辆满载青贮玉米的大卡车交替转运,井然有序。

在这片繁忙的田野上,种植大户齐高栓正忙着在自家田里收割玉米。“我今年种了80亩青贮玉米,这几天趁天气好,技术人员指导正在青贮,雇了1台机子,半天就割完了,效率也高。青贮玉米就是草多,营养比较高,我家养了15头牛,这些饲料就够吃了。”齐高栓说。

青贮饲料被誉为“草罐头”,是肉牛越冬不可或缺的宝贵食粮。经过精心切碎与发酵处理,青贮玉米转化为高干物质、高淀粉含量的优质饲料。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肉牛的饲料问题,还从源头上减少了玉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为养殖户开辟了增收的新路径。

原安镇作为静宁县北部的肉牛养殖重镇,面对日益增长的青贮饲料需求,积极响应,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按照“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资”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粮改饲”,通过畜牧养殖规模化、饲草料种植订单化、农畜产品品牌化,成功构建了畜牧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与共赢发展。

“目前,原安镇4万亩青贮玉米正陆续进入**收割期,我们已提前部署,抢抓晴好天气,确保为全镇16000头肉牛准备充足的越冬‘营养餐’。今年计划青贮玉米总量达8万吨,现已完成1.2万吨,预计在未来15天内全面完成任务。”原安镇副镇长胡稳科说。

近年来,静宁县通过“粮改饲”项目的深入实施,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构建“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与互动。这不仅促进了平凉红牛等优质品种的养殖,还引领全县养殖业踏上了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的快车道,为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李艳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