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建设大型粮食枢纽,俄罗斯美食就要入华啦!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粮食安全是最优先考虑的事项。然而,由于肉蛋奶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水资源短缺等因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格局“以我为主、立足国内、适度进口”将长期存在。但是,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三年疫情、俄乌危机等因素不断加剧,使得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粮食贸易中风险不断积聚,因此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即“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成为了分散风险的重点。最近,中国和俄罗斯的两家企业
在东方经济论坛上签署了多项协议,以确保俄罗斯的粮食能够尽快、高效地运往中国,其中包括下列宁斯科耶-同江粮食码头的建设。这个码头位于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国东北黑龙江省之间,总投资约11.58亿元。此举是双方当前战略合作和扩大相互贸易协议的延续,也是实施“中俄新陆地粮食走廊”计划的下一步。在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扰乱供应链并限制贸易的背景下,该协议的签署,显示了两国之间的双边经济合作将持续改善。毕竟,俄罗斯是中国第二大原油来
源国,因此,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对于俄罗斯来说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大部分进口仍是传统的经贸品种石油和天然气,但大豆和菜籽油等俄罗斯农产品的进口也在迅速增加。以大豆为例,今年前8个月,中国已从俄罗斯进口了97.694万吨大豆,高于2022年全年的69.375万吨。你想吃到新鲜的、优质的、非转基因大豆吗?你想品尝美味的、健康的俄罗斯粮食吗?那么你绝不能错过今年可能将突破150万吨的中国进口俄罗斯大豆!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国的大豆不
同,俄罗斯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而且其气候条件与中国黑龙江省相似,是豆制品和蛋白制品的优质来源。而现在,通过新建的“新陆路粮食走廊”和“下列宁斯科耶-同江粮食码头”枢纽,从俄罗斯运往中国的粮食运输时间可缩短至2-3周,为中国提供更加便捷的进口通道。此外,中国还将开放进口俄罗斯玉米、大麦、小麦、肉类和乳制品等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随着“新陆路粮食走廊”的建设不断推进,中俄两国的粮食贸易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