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蛋鸡饲料的能量蛋白比
在与很多养殖场老板交流时,大家经常会问:
“蛋白高一点,我的鸡是不是会更好?”
“我的青年鸡料加点鱼粉,是不是会长的更快?"
“配料的时候不加油,或者多加油可以不?"
我十分理解大家想把鸡养得更好的想法,但大家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动物对营养的需求是要讲平衡的。
这就像杂技表演者走钢丝,他手里紧握着的棍子,虽然偶尔左右小幅度倾斜,但相对而言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考虑蛋鸡的营养需求时,一定要掌握各项指标的平衡,其中能量和蛋白的比值--“能蛋比”就是重要的一点。

一、如何计算能蛋比?
第一步:计算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把每一种饲料原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乘以这种原料的添加比例,计算出每一种原料提供的粗蛋白百分比,再相加求和就是这款饲料的粗蛋白含量。
如豆粕中粗蛋白的含量是43%,豆粕的添加量是23%,那么在配制好的饲料中,豆粕提供的粗蛋白是43%×23%=9.89%。其它含粗蛋白原料,以此类推计算。
第二步:计算每公斤饲料能量值。
计算粗蛋白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计算饲料能量值。
如玉米的蛋鸡代谢能是3240大卡/千克,玉米的添加比例是63%,那么玉米提供的能量是3240×63%=2041大卡/千克。
以此类推计算出每一种原料提供的能量,再相加求和。
第三步:用每公斤饲料的代谢能除以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数值,就是能蛋比。
例如,一公斤配制好的产蛋期饲料,粗蛋白含量是16%,而这款配制好的饲料禽代谢能为2700,能蛋比则为2700÷16=168.75。
二、为什么要强调能蛋比,能蛋比失衡的危害有哪些?
我们给蛋鸡提供的能量和蛋白,可以把它理解为,能量是生产的动力,蛋白是生产的原材料。
当动力(能量)非常足而原材料(蛋白)不够的时候,鸡会表现为体重还不错,但是蛋重和产蛋率未必能达到顶点。
如果动力(能量)不足而原材料(蛋白)非常足,短期内它会表现好的产蛋率(蛋重短期内也许会不错),但是这样的好成绩往往不能长久。
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它只能从体能储备借来一部分能量来完成这个工作。但体能储备并不是无限的,当体能储备不可动用时,鸡就要停止产蛋。
不同品种、不同健康状态,日龄和追求调整方向不同,能量蛋白的比值也会有所不同以,海蓝褐高峰期产蛋期为例,饲料能蛋比的安全范围一般是170-175,爬坡期还要高于这个比值,值得注意的是刚才提到的只是安全范围,至于哪个比值是**方案,一定要借助单行指数软件确定(此数值只限于在我的营养校正器使用)。
能蛋比失衡,顾名思义是指能量和蛋白的比例值超出相应的范围。
1、能量高蛋白低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鸡的采食量是和饲料的能量密切相关的,如果能量的比值超出正常范围,势必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导致除能量以外的其他营养元素摄入不足。
蛋白质摄入偏低会造成蛋重下降,体重下降,钙摄入不足会大幅度降低蛋壳的质量乃至蛋鸡的骨骼健康,呈现出薄壳蛋、软壳蛋、鸡只瘫痪等问题。
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摄入不足更为致命,鸡群会呈现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症状,直至大规模伤亡。
另外,超出鸡体需求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在鸡的肝脏、腹腔等组织器官内储存下来,造成鸡群出现脂肪肝等一系列问题。
2、能量低蛋白高的危害。
现场发现,常见的能蛋比失衡是能量偏低蛋白偏高。很多饲料配方为了追求高蛋重,往往降低能量或提高蛋白质的添加量,这样饲养出的鸡会有采食量偏高,蛋重上涨的表现。
这种配方的弊端,除了采食量高造成饲养成本增加外,过量摄入的蛋白质会以氨基酸形式在肝脏内分解,含氮元素的部分拆分成尿酸盐,通过肝肾系统代谢出去,未及时代谢出体外的尿酸盐会在机体内沉积,形成痛风以及肝肾系统损伤。剩余的部分形成脂肪酸会在肝脏内和腹腔沉积而脂肪化。

三、影响能蛋比的主要因素。
1、从营养物质供应端来看能蛋比。
能蛋比只是我们根据饲料原料数据计算出来的理论值,实际值受原料质量、肝肠健康等因素影响。
下面我们以新玉米为例,讲解一下原料质量对能量值的影响。众所周知玉米是饲料中添加比例最高的成分,也是饲料能量主要来源,其质量对饲料能量值影响最大,而其质量受产地、品种、当年气候、收割到使用间隔时间等众多因素影响,是饲料原料中最不稳定的一个。
①、新水分含量高,影响代谢能。
市场上销售的新玉米虽说都是经过晾晒或者烘干的,但水分多在15%,甚至17%。玉米水分每增加1%,代谢能减少40千卡/公斤。
②、新玉米抗性淀粉含量高,影响代谢能。
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
新玉米中存在着大量抗性淀粉,在动物体内不容易被消化吸收。陈玉米也有抗性淀粉,只是含量低了,对消化吸收的影响没有新玉米大。
采食抗性淀粉多的饲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软便、腹泻,影响动物健康。
烘干的新玉米,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也影响消化率。
所以,无论是新玉米还是陈玉米,添加低温淀粉酶,都对家禽健康和提高饲料能量值有积极作用。
③、新玉米不完善粒比例高,影响代谢能。
不完善粒由于表面粗糙,淀粉、蛋白质等物质直接与外界接触,容易滋生霉菌,增加了玉米霉变的风险,导致了新玉米感染霉菌毒素,影响质量。不完善粒可以通过玉米精选除去,任何时间都要避免使用破碎籽粒太多的玉米。
即便是陈玉米和标准化产品豆粕,每个批次都有着或大或小的质量差异,加之肝脏、肠道的吸收转化能力是处于动态的,所以从营养供应端来讲能量蛋白比理论值和实际值是不完全一致的。
2,从营养需求端来看能蛋比。
家禽的营养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能量需求受体重、舍温、产蛋量等众多因素影响。下面以大午褐举例,说明气温变化对蛋鸡能量需求的影响。
首先讨论产蛋鸡的能量需要问题,一只鸡产出一枚鸡蛋,有这样几项和能量需要相关的工作,1基础需要,2温差需要,3产蛋需要,4能量需要,最后是羽毛的维护需要。
大家讨论一下:先不讨论计算公式是不是百分百准确,这种计算方式和结果作为一个可以借鉴的指标,作为一个工具还是可以采用。
准确讲,我们能计算出一个鸡蛋的能量需要,然而再用产蛋率来计算平均值我觉得不太合理。
当然,对使用蛋形指数软件的鸡场来说怎么计算其实无所谓,我们用软件能够准确计算出能量的缺口。
其实,相对来说,我认为蛋白氨基酸可以非常简单地设计出来,饲料营养的最难的重点不是设计它,而是给它匹配多少能量,以此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提高机体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如何让蛋白和能量相匹配,才是是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和转化率的关键,才是饲料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就比如,刚才提到的单个鸡蛋的能量需要,也包括我们之前几天提到过的单个鸡蛋的蛋白需要量,都有是否按照实际产蛋率设计饲料营养的支持与反对的声音。
鸡群里面那些不产蛋的鸡不是一个不产了,它们或许是隔天产蛋,或许是正好休息,或许是真的不产蛋了,如果它们恰巧是因为能量缺乏导致的隔天下蛋,那么我们再按照蛋率计算是不是成了落井下石了。
现在再说这个鸡群的基本情况:大午褐200日龄,体重2公斤,产蛋率96%,采食量115克,蛋重60克,鸡舍温度26°C。下面计算这只鸡一天需要多少千卡能量。
能量公式:一只鸡一天需要的能量=体重(kg)×(140-2×°C)+2×蛋量/d(g)+5×日增重(g)
把以上数据输入得出来的数值是一只鸡一天需要301大卡能量(该阶段的日增重按照每天2克计算)。
当鸡舍的温度下降到16°C时,鸡一天需要多少大卡能量呢?(其它数据不变)。
注:能量公式计算的结果会因为不同环境、不同品种略有偏差,数据仅供参考。但因为温度引起的差额,基本没有偏差。
经计算鸡舍温度16°C时,一只鸡一天需要341大卡能量。鸡舍温度16°C时比鸡舍温度26°C时,一只鸡需要多消耗40千卡能量(每降低1℃每公斤体重需要增加2大卡,大约1.5克饲料。)。
客户配方如下:
玉米:610公斤
豆粕:250公斤
预混料:50公斤
石粉:80公斤
油:10公斤
合计:1000公斤
这款饲料的能量(不包括预混料提的):
(0.61×3240+0.25×2390+0.01*8800)=2662大卡/公斤
(其中玉米能量3240大卡/公斤;豆粕能量2390大卡/公斤;豆油能量8800大卡/公斤)
按照这个配方能量计算,当一只鸡一天需要摄入301大卡能量时需要吃114克饲料,但是当一只鸡一天需要摄入341大卡能量时就需要吃128克饲料。
面对10℃的降温,鸡群要维持能量摄入和消耗平衡,在配方不变时,需要多吃14克饲料,但很显然鸡群在短期内是无法做到增加14克采食量的。如果此时我们没能及时调整饲料能量水平,而鸡群体能储备又不足,鸡群的产蛋率大概率是要下降的。
面对营养需求改变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鸡群体能储备情况和目前饲料配方能蛋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做出对应调整。
还有一个计算公式是我自己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基础需要+温差+蛋重+体增重。150+72*(体重-1.5)+2*蛋重+2*体重*(温度-21)。


四,如何验证目前使用的饲料配方能蛋比是否合理?
看完影响能蛋比主要因素,大家是不是有些迷茫?
在不能每批次原料都化验指标的情况下,在鸡群肝脏、肠道功能时刻处于变化的情况下,在外界气候不断变化情况下,我们要怎样去衡量饲料配方能蛋比是否合理?
无法衡量能蛋比是否合理,能蛋比这个数值对我们鸡场管理者来说就是一个无用的数字。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可以验证能蛋比的实用方法——蛋形指数测量。
所谓蛋形指数指的是鸡蛋的粗度除以长度的商。
不同的能量蛋白比和不同的体能储备状况,鸡蛋表现出不同的蛋形指数。如果我们刻意去观察鸡蛋,就能发现有的鸡蛋短粗 ,有的细长,这就显示了不同的蛋形指数。


1、蛋形指数结果代表什么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蛋形指数?
蛋形指数计算的结果,分为合格、偏瘦、偏肥、极端蛋形四种。
这里的合格、偏瘦、偏肥判断的是体能储备的多少(体内脂肪储备),而不是单一体重,体能储备和体重并不完全相等。
蛋形指数测量结果显示合格60%以上,偏肥偏瘦的比例在10-15%左右,鸡群具备**产能。
偏肥或者偏瘦超过30%的鸡群,就到了危险边缘。
偏肥比例30%就容易出现脂肪肝,偏瘦比例30%一旦遇到应激,就会出现产蛋率起伏不定甚至下滑。
偏瘦比例超过50%就非常危险了。所以偏瘦的比例大远比偏肥带来的风险更大,偏瘦比例大的案例也最常见。
2、蛋形指数测量的意义是什么?
①、没有蛋形指数,我们无法判断这批鸡到底是偏肥偏瘦,偏瘦比例有多大,即便是称量体重,也不如蛋形指数更为精准。
②、没有蛋形指数,我们不清楚为什么一样的饲料,有的鸡群抗应激能力强,而有的就弱。
③、没有蛋形指数,我们不清楚为什么到了秋季有的鸡群会疯狂吃料,而有的就表现正常。
④、没有蛋形指数,我们不清楚为什么遇到一场应激有的鸡群大幅降蛋,而有的鸡群却稳如磐石。
通过蛋形指数测量我们找到了这些问题的根源,然后再根据蛋形指数结果调整饲料能蛋比,做到营养合理、鸡群健康高产。

五,让我们看一看常见推荐配方能蛋比是否合理?
这是我们常见推荐配方,对于产蛋高峰期蛋鸡而言,能蛋比严重偏低,太低的能量会导致蛋白浪费,并对肝肾造成影响,还非常容易出现脱肛,也会导致体重逐渐偏瘦。随着鸡体能储备的下降,产蛋率也不能好好维持,继而导致高峰期长度高度都不理想。
大多数养殖场使用的产蛋期配方往往过分重视蛋白质,忽略能量供应和能蛋比平衡。这种现象不改变,蛋鸡的产蛋潜力很难挖掘出来。
在蛋鸡养殖一线服务的这么多年,我们看到过太多鸡场饲料配方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再加上一些厂家也一直传输这样错误的理念,使得现场成绩普遍不理想。

我们根据现场实践,建议海蓝褐高峰期配方的能蛋比范围在170-175,至少>168(如上图所示配方)。
饲料中提高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办法有很多种,包括使用优质原料或者提高高能量、高蛋白原料的使用量,以及科学使用酶制剂等。
营养最重要的不是某一类营养物质含量有多高,最重要的是平衡。这个营养平衡的工作就要借助蛋形指数软件和营养校正器来协作完成。
通过蛋形指数监测鸡群体脂储备变动情况,通过营养校正器调整饲料能蛋比做到营养供应与鸡群需求基本一致。
当我们能灵活运用这两款软件的时候,就可以给鸡群提供均衡合理的营养,让鸡群健康高产稳产!
想知道你的饲料配方能蛋比是否合理,想让你的饲料配比科学合理,想让你的鸡群健康高产,请联系鸡场营养师老周!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蛋形指数软件的一项新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第一时间确定鸡群中的无效脂肪和有害脂肪。
如果无效脂肪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脂肪肝,但这些脂肪不能转化为能量,因此对产蛋没有帮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减少无效脂肪,这样产蛋的动力才会增强,鸡群的健康问题也会真正得到改善。这是当前鸡群面临的一大挑战。
当发现蛋形指数显示能量缺口时,建议及时添加冠山红ᴿ油粉或磷脂粉。
当看到无效脂肪为正数时添加磷脂粉,无效脂肪为零或负数时添加脂肪粉。
具体添加量,以满足软件要求的能蛋比为准。
在夏季和爬坡期,因为采食量低,鸡群很容易出现能量蛋白双缺的情况,此时以提高油脂比例为**方案,甚至有一部分鸡群这个时候提高能量浓度的同时,还要考虑提高蛋白氨基酸浓度,对这种特殊鸡群,这种方案更为科学。
其他季节在确保采食量正常前提下,只要把能蛋比调整到正确位置即可。
无论哪个季节,都要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包括适宜的氨基酸浓度和均衡比例,以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

说明:本文信息来源为蛋鸡工作室,如有转载,请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