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红苗怎么办?玉米蓟马虫害怎么治?玉米拧芯叶怎么解决?

最近很多农民朋友反馈说:收完小麦种植的玉米已经出苗了,但不少地里的玉米苗上出现了红苗问题(玉米茎叶发红或发紫)和芯叶拧卷的问题,今天这篇文章呢,农杆菌小背篓给大家说一说如何防治玉米红苗问题、如何防治玉米蓟马虫害与玉米拧芯卷叶问题方面的知识吧!

一、关于玉米红苗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一)玉米红苗的发病高峰期

一般来说,玉米在3-5叶期的幼苗期最容易发生红苗症状现象,玉米在7-9叶期后很少发生红叶现象。

(二)玉米红苗的几个主要原因

①土壤缺磷:缺磷是造成玉米红苗最主要的原因,这主要是玉米播种前施底肥是磷肥用量太少、土壤中有效含磷量不足所造成的。

②土壤缺锌少镁:玉米苗期严重缺少镁和锌两种元素,也会诱发玉米红苗问题,一般来说,玉米缺锌性红苗一般主要集中在玉米出苗后的苗期,而玉米缺镁性红苗则主要发生在玉米进入拔节期以后大量出现。

③土壤粘重干旱板结或土壤积水:土壤粘重、干旱、板结、积水会造成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减少、根系吸收养分困难,进而导致玉米苗因为根系无法正常吸收到足量的磷元素而发生红苗现象。

④玉米苗期低温:玉米在苗期时如果遇到连续性的15度以下阴雨低温天气,会导致玉米因为叶绿素合成量减少、花青素合成量增多、磷元素吸收受抑而出现红苗问题。

(三)玉米红苗的几个防治解决办法

①土壤补磷:种玉米前施底肥时,结合整地每亩施入30-40公斤的过磷酸钙(北方)或钙镁磷肥(南方)。

②叶面补磷:对于因为土壤缺磷和苗期缺磷性而红苗的玉米种植地,大家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搭配氨基酸叶面肥连续喷施2-3次,每隔7天喷施1次。

③叶面补锌补镁:对于因为缺锌或缺镁而红苗的玉米种植地,大家可以使用螯合锌或硫酸锌、螯合镁或硫酸镁两种叶面肥连续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打2-3次即可缓解玉米红苗症状。

④合理温湿度:玉米播种时(主要指春玉米)等到土温达到13-15度左右时再播种,根结天气降水和土壤干湿变化灵活浇水,确保玉米苗期时的土壤湿度稳定在60%左右,如果苗期遇到连续阴雨或下大雨,应对在停雨后立即到地里排水防涝,同时等到地面稍微干燥后及时划锄松土增强玉米苗的根系吸收活性。

二、玉米拧芯卷叶问题与蓟马虫害的防治

玉米苗株的芯叶拧卷呈“线状”或呈“牛尾巴状”导致新叶抽生困难伸开不开,是玉米生长过程中非常的一个畸形生长现象,这种异常状况的出现,最重要且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玉米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蓟马虫害所致,其次是由于玉米生长过程中打药不当发生了玉米药害所致。这里农技小背篓就从防治蓟马虫害方面给大家说一说玉米拧芯卷叶问题的防治。

(一)防治玉米拧芯卷叶的根本在于防治蓟马虫害

每年夏季6-8月份,从玉米苗期一直到抽穗期,这个时间段的玉米最容易发生严重蓟马虫害(蓟马怕强光、白天藏匿起来很难发现),而蓟马因为大量取食危害玉米甜嫩的芯叶(刺吸汁液),从而导致玉米的芯叶出现失绿发黄、嫩叶卷缩的现象,所以,只有防治住了玉米地里的蓟马虫害,才能解决好玉米生长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拧芯生长畸形问题。

(二)玉米蓟马虫害的症状检查与发生规律

①检查玉米拧芯是否由蓟马虫害所致:把拧卷的玉米芯叶用刀切开或用手剥开,如果芯叶里面有小黑虫或者有虫粪或嫩叶明显发黄的长斑点则说明这是由蓟马虫害造成的,如果没有则考虑是否因为打药不当诱发了玉米药害问题所致。

②容易因蓟马虫害而拧芯的玉米种植地:大量使用尿素等氮肥的地块,天气高温多雨田间比较干燥缺水的地块,地里及地周边杂草比较多的地块,种植比较稀疏和种植株型高大松散品种的地块,这4类玉米种植地最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蓟马虫害。

③23-28度左右的气温条件(偏暖)+40-60%左右的湿度条件(偏旱)最有利于玉米地里快速大面积爆发蓟马害虫。

(三)玉米蓟马虫害与玉米拧芯问题的防治技巧

①早预防早杀虫:在玉米播种前使用杀虫剂拌种后再播种预防苗期蓟马,在玉米出苗后的3-5叶期早打杀虫剂防治蓟马,或者在发现玉米出现蓟马虫害尽早喷打杀虫剂杀虫,杀虫剂可以使用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维•虫螨腈、溴虫氰•唑虫酰胺、阿维•苦参碱、联苯菊酯、乙基多杀菌素等(挑选2-3种交替喷打使用),打药时集中喷打最容易集中潜藏蓟马害虫的玉米芯叶部位(幼虫集中部位)、玉米最下部第2-6片叶片背面(蓟马成虫集中部位)。

②一早一晚打药:蓟马这种害虫怕强光照射,喜欢昼伏夜出,因此,在打药灭杀玉米地里的蓟马害虫时,白天打药容易杀不死、杀不净蓟马,所以地里有蓟马害虫需要打药时,一定要挑选清晨(上午9点前)或傍晚(下午5点后)的时候去打药杀虫,而且打完第一遍药后到第2天回头再减少用药量补打一次(因为打药时一些蓟马会暂时逃跑,等打完药又会再跑回来,二次打药就是要灭杀掉这部分“漏网”逃跑的蓟马)。

③合理浇水增加湿度降低蓟马虫害发生率:在玉米出苗后遇到长时间不下雨、土壤干旱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浇水增加田间土壤和空气湿度,因为干旱缺水有利于蓟马虫害的大面积发生,而湿润的田间环境能够抑制蓟马的繁殖与活动

④科学施肥降低蓟马害虫发生率:玉米在苗期时要严格控制使用氮肥,不可盲目过量使用氮肥,过量使用氮肥会让玉米枝叶中含有更多鲜嫩的汁液而加重蓟马虫害,而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可以减少蓟马虫害的发生率。

⑤促进拧芯玉米尽快恢复:如果地里的玉米已经出现了芯叶拧卷的问题,这时候可以用锋利的剪刀或刀片把拧卷受害的芯叶从中间切剥开,这样可以促使拧芯卷缩受害的玉米新叶尽快恢复正常。

三、关于玉米药害性拧芯与病害性拧芯问题的防治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性拧芯问题的防治

玉米药害性拧芯卷叶,最常见的就是玉米田间杂草太多大量滋生蓟马害虫而玉米田间锄草时除草剂打药不当造成的,发生除草剂药害的玉米叶片上经常出现退绿发黄的药害病斑(但叶片上无虫痕无虫粪)。

如果玉米发生除草剂药害性的拧芯卷叶,大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补救解决:全田浇水+根部追施尿素+叶面用磷酸二氢钾搭配氨基酸喷打,以此通过增加水肥供应量、稀释土壤与株体内农药残留的方法,刺激受害玉米加快生长、尽快恢复正常叶片状态,如果药害所造成的玉米宁芯很严重,可以通过人工切剥开芯叶的方法促进尽快恢复。

除此之外,玉米地里打除草剂时要注意预防玉米药害性拧芯卷叶。正常来说,玉米在喷打苗前除草剂时(播种后到出苗前打除草剂),一般在播种后2-3天内打除草剂最合适,等到玉米出苗后严禁使用和严禁喷打只适用于苗期封闭锄草的除草剂;玉米在喷打苗后除草剂时(玉米出苗后喷打除草剂),一般在玉米苗长出3片完整叶到长出5片完整叶时最合适(玉米3-5叶期耐药性最强且最不容易发生除草剂药害),在玉米长到3叶前或长到5叶后严禁在玉米地里喷打苗后除草剂。

再一方面,在玉米3-5叶期喷打苗后除草剂时,除草剂一定要单独使用、不可与其他多种肥药混配一起喷打,除草剂一定只喷打行间杂草、不要喷打到玉米的芯叶上,打除草剂要选择无风天气、一定不要在有风的天气喷打除草剂。

(二)几种容易导致玉米拧芯卷叶的病害

当玉米生长过程中发生了毕竟严重的顶腐病(主要是细菌性顶腐病,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和玉米喇叭口期容易发生)、瘤黑粉病(真菌性病害,玉米抽穗扬花期容易发生)、黑穗病(真菌性病害,玉米抽穗期到灌浆期容易发生),这三种病害也容易诱发玉米出现芯叶拧卷叶片不展的问题,平时大家要注意加强药物防治。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学习了解更多的实用农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