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新农人”闫艳:从龙江到海南,鲜食玉米一年种三季

来源:【黑龙江日报】

3月13日凌晨两点多,闫艳从海南澄迈县回到黑龙江肇东市家中,睡了一会儿,便急忙赶到黎明镇民安村。

此行,她要安排今春鲜食玉米种植地块、品种、资金、人工等诸多事宜。

在肇东待了不到一周,闫艳又飞回海南,她在海南种植的100亩冬季鲜食玉米4月中旬就要采收了,目前正处于拔节期,这个时候,她不能松懈。

待到海南采收完成,4月20日前,她还要飞回肇东组织今春鲜食玉米播种,今春她要大干一场,将新品鲜食玉米面积扩大到2000亩。

视频加载中...

经过秋冬两季试种,闫艳在海南种植鲜食玉米获得成功,实现了鲜食玉米海南种两季,黑龙江种一季,一年种三季的小目标,稳定了她在鲜食玉米行业内的“领鲜”地位。

退休后种鲜食玉米,成为“老新农人”

理工科出身的闫大姐说她“对农业情有独钟”。

四年前,闫艳在退休后跑到乡下种起了鲜食玉米。如今,58岁的她是一名“新农人”。

“通过业内考察,我发现普通的鲜食玉米没前景,黏而不糯、糯而不甜。想要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三大瓶颈:一是品种、二是土质、三是管理。”闫大姐的鲜食玉米在种植上注重绿色和有机,突出营养和口感。

在种植过程中,同样的品种,她的鲜食玉米要比别家长得好,原因是除了地好,她的田间管理更精细——人工浇水,地不涝不旱;人工除草,玉米没有农药残留。另外,她选择独立地块种植,避免了鲜食玉米串粉,保证了鲜食玉米粘糯,口感更好。

“种庄稼,你糊弄它一时,它糊弄你一季!”在种植上,闫大姐是舍得投入的。

“每当看见玉米长出翠绿的嫩苗我就特别兴奋,拔掉一棵多余的苗(间苗)都心疼。”她说这可能就是庄稼人的情怀吧。

自2020年开始,闫大姐在肇东市黎明镇陆续种植了1000亩玉米,2023年,亩产达3300穗,总产达330万穗,每亩比别家多产300穗。

在肇东,闫大姐的鲜食玉米以口感“甜”“糯”出名,市场供不应求,一家食品企业每年包销了闫大姐一半的产量。

黑土地一年只能种一季,如何让产量更高,品质更鲜呢?闫艳将目光瞄准了海南的红土地。

辗转海南试种,新品种种植终获成功

市场上的鲜食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还有甜加糯玉米,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这个行业看上去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其实已经很‘卷’了。”闫大姐清醒认识到,“没有好种子,种不出好鲜食玉米!”

从入这行,闫大姐就在不断寻求一粒好种子,她的观点是,鲜食玉米行业想要推陈出新,必须在玉米种子上搞突破、求创新。

闫艳与“土豆博士”刘杰在海南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合影

2023年6月,闻听国内著名的“土豆博士”刘杰团队在利用鲜食玉米与土豆进行轮作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闫大姐三次到北京拜访刘杰博士,获知刘博士历经七年时间研发出的鲜食玉米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便开始商洽合作事宜。经过反复洽谈,双方在2023年7月达成合作,闫大姐成为“土豆博士”研发的杂交新品种鲜食玉米首位种植者。

此时,东北已经过了大田种植的农时,闫大姐开始在海南寻找适宜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块,最终,选择了海南省澄迈县大丰镇。

“澄迈县土壤是红土地,富含硒元素,以盛产富硒地瓜和福橙闻名,可是,它与黑龙江的黑土地性状不同,它湿了发黏,干了成坨,特别难耕种。”

闫大姐一行开车拉回土样,在肇东市黎明乡做杂交新品种鲜食玉米种植试验,“结果非常好,新品种的种子在红土里发芽了!”

采用覆膜加滴灌技术抗旱保墒

试验成功后,闫大姐再次返回海南,经过反复研究,确定采用覆膜和滴灌技术在红土地上种植鲜食玉米。

2023年9月下旬,闫大姐在澄迈县大丰镇租下面积52亩的一块荒芜的红土地作为新品种鲜食玉米种植示范基地,一番整理后,只待开播。

可是,一场下了半个多月的连天雨,给闫大姐迎头浇了一盆冷水。“凌晨两点起来,瞅着窗外哗哗下雨,我想完了,老天爷是不给我机会啊!”

雨终于停了,2023年10月13日,闫大姐抓住时机4天时间把52亩地全部播完。

“闫姐既聪明又能干,她发明了‘人工七步种植法’大大提高了鲜食玉米种植质量和效率,她成天在地里忙活,两只脚被蚂蚁咬得又红又肿,连鞋都穿不上。在海南待了半年多,她连海都没看过,春节都是在种植基地过的。”闫大姐的敬业和专业精神令“土豆博士”刘杰非常钦佩。

第一季鲜食玉米采收场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秋,闫大姐在澄迈首次种植的鲜食玉米出苗率就达到了98%以上。

2023年12月31日,经过七十多天严格的田间管理,52亩杂交新品鲜食玉米种植成功,总产收获12万穗,平均亩产2400穗,亩效益达9500元。

“每亩2400穗是保守的产量,该品种非常适合密植,随着种植技术和经验的成熟,亩产将达到3800穗,到那时效益将更加可观。”闫大姐信心满满。

从黑土地到“红土地”,鲜食玉米实现一年种三季

2024年1月27日,由闫大姐种植、土豆博士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爷爷和月月”牌甜加糯玉米正式上线销售。这种穗形娇小,籽粒微黄,净重不过200克的鲜食玉米,批发价卖到每穗3.96元,市场反应非常热烈。

真空包装的鲜食玉米

2024年2月,该产品在微信视频号实现销售4.5万穗。当月视频号数据显示,该产品位居TOP排行榜第一位。

这种鲜食玉米为啥热销?

“1粒甜加3粒糯!这种鲜食玉米中甜粒和糯粒比例为1:3,正是这种甜、糯黄金比例排列,使该品玉米入口香、甜、软、糯,深受消费者喜爱。”闫大姐介绍,“正常情况下,经过高温杀菌、真空包装的鲜食玉米常温下能保存12个月。现在,一年南北三季种植,循环上市,周期更短,品质更鲜!”

眼下,闫大姐在海南种植的第二季100亩甜加糯鲜食玉米长势良好,已经进入拔节期,到4月中旬即可成熟采收,预计产量可达40万穗。

等到在海南种植的第二季采收时,在黑龙江这边也开始了第三季播种。

今春,闫大姐计划在肇东市黎明乡种植2000亩该品种鲜食玉米,目前,她的团队正在肇东市黎明乡紧锣密鼓备春耕。“通过今春在黎明镇种植该新品种,引领乡亲们实现鲜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提档升级。”

玉米耐寒耐旱,而海南高温多雨,在海南这片不适宜种植玉米的红土地上,闫大姐成功种植出高质量的鲜食玉米并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鲜食玉米产业链。

闫大姐表示,下一步,她将继续与“土豆博士”科研团队深度合作,提高新质生产力,围绕育种、种植、加工、销售、餐桌,打造更多的全产业链控制的高质量“鲜食玉米新品”。

记者:崔立东;摄影:崔立东;视频:崔立东

来源:龙头新闻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