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她”们实力圈粉!


女性的美,从不止一面

她们用自身的经历与态度

诠释属于自己的“美”

当前,惠州正以头号力度和势头

兴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

在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

处处活跃着女性的身影


她们中,有人让一粒粒好种子

长成了农民致富的希望

她们中,有人帮助农村留守妇女

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她们

是一个个奋斗在推进“百千万工程”

实现乡村振兴路上的女性缩影



以农业科技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2021年,我和团队成员来到惠城区汝湖镇开展驻镇帮扶。两年来,打造了千亩锌硒大米种植基地,为农户增加了约150万元的收入”王国莉是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2年,她被遴选为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从此,活跃田间地头服务“三农”,成为她的工作常态。


王国莉

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我以前都是种植南晶香占水稻,在王教授指导下,我尝试种植了附加值更高的富硒大米,现在收入翻了一倍多。”汝湖镇围仔村农户杨益富说,王教授是汝湖镇围仔村的科技“招财宝”。这些年来,她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实践,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来解决种养难题,通过培训和指导培养乡土人才,逐渐探索出了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她”力量。王国莉还获评中国科协2023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科技志愿者”,是广东省唯一入选者。


在惠州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及其团队发挥了乡村振兴“领头雁”作用。


她以精准科技帮扶农业发展,让一粒粒好种子长成了农民的致富希望。与此同时,她指导学生组建“‘玉’才振乡村团队”,聚焦甜玉米产业,创建“玉米创富——数字技术集成农业科技助推甜玉米生产增效富农”项目,该项目入选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个示范项目。




建立帮扶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


整洁的车间里摆放了机器,一箱箱原料和成品分类放置,10来名女工在生产岗位上工作不停,一片忙碌景象……这是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乡村振兴帮扶车间,由车村村妇联主席陈小平创办。虽然厂房不高,但正是这小车间,帮助车村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的“扶贫车间”。


陈小平

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妇联主席


2004年,陈小平因怀孕暂停了外出务工,回到车村村生活。她发现村里有一部分女性富余劳动力,因为要照顾家庭,不得不留守农村,她们渴望着能有一份收入来改善家庭生活。陈小平萌生了要帮助她们实现居家就业的想法。多方打听,她找到了手工外发的订单,把货源分发给村中的妇女,加工后按件计酬。就这样,她帮助了村中40名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



2017年,陈小平当选为车村村的妇联主席。在村委会与家人的支持下,她把自家的养鸡场地,改造成一个小加工厂,建成乡村振兴帮扶车间,把村中的留守妇女聚在一起,带领她们就业增收。“我家里上有90多岁的老人,下有读小学的孩子,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到家里,又多一份收入,对我来说很满足了。”在车间工作的刘国兰笑着说道。



陈小平说,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妇女来说,她们不光有了收入,也收获了自信,对生活有了追求和希望。看着女工们变得积极、自信,陈小平更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念。



从老板变身主播讲好镇隆荔枝故事


“‘三八’妇女节快到了,这款荔枝红茶特别推荐给大家,红茶的清新与荔枝的香甜完美结合,一嘴抿下去,唇齿间留香……”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两盏补光灯,宏美春就这样进入了直播间。


宏美春

惠州市红美荔生态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宏美春是惠州市红美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她和团队通过直播、小视频方式,让更多人知道了镇隆荔枝。“镇隆荔枝是我小时候美好的回忆。”宏美春在惠阳镇隆长大,2017年,镇隆荔枝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宏美春注册公司,着力打造“红美荔”品牌,开始研制发售“荔枝+”产品,带动乡亲们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018年荔枝丰产,却遇到果贱伤农,她便一头扎进了镇隆荔枝里,成为一名“新农人”,探索果园种植、研发生产销售荔枝衍生产品、推广无人机社会化服务等领域。这些年,镇隆荔枝品牌越来越响亮。在政府部门的牵线下,“镇隆荔枝”到国内多地参加推介会。宏美春说:“越走得多、走得远,我越发感受到:推广镇隆荔枝任重而道远。”



去年10月,宏美春开始单独直播。她分享创业故事、当“新农人”的心路历程、镇隆荔枝的特色和历史、苏东坡与惠州荔枝的故事等。“我坚持做直播一是给自己和团队打气,二是想给同样是‘新农人’的同行们带来正能量。”将镇隆荔枝文化推向全国各地。



主导研发电池电容器打破国际垄断


她,主导研发SPC电池电容器,打破国际垄断,使公司抓住了ETC建设机遇,抢占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她,担起豆式电池研发重任,为公司开辟新赛道……她是被誉为“电池女侠”的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电池研究所所长卜芳。


卜芳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电池研究所所长


卜芳是2011年加入亿纬锂能的。当年的亿纬锂能西坑工厂,条件比较艰苦。“我住在员工宿舍7楼,经常停水停电,没有网络,交通也不方便。”卜芳回忆说,但公司安排了大量的培训,如ISO/TS16949、电池基础知识、产线实操等。“全新的认知让我感觉像在沙漠里遇到了绿洲,完全忘记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彼时的亿纬锂能,已凭借“锂亚硫酰氯电池”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国内锂原电池的头部企业。也在这时,亿纬锂能因为锂原电池的使用寿命这一技术难题,企业营收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为此,亿纬锂能决定研发锂离子电池电容器,打破国际垄断。



此时历经一年多锻炼的卜芳已成为技术骨干,受命主导电池电容器的研发。卜芳和同事日夜泡在实验室,一遍又一遍试验,终于找到解决方案,成功研发出电池电容器。2014年,看到客户发来的公司产品与进口产品对比测试报告时,卜芳热泪盈眶,“从此,电池电容器打开了新局面,各地招标文件不再出现‘进口’的限定。”


“我的同事都说我总喜欢追求极致,喜欢较真,我觉得产品开发就是要用数据说话,都是较真出来的。”卜芳说。“这款产品出货到现在,已经近10年了,客户从来没有反馈过批量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卜芳自豪地说。凭借出色的质量,该产品还荣获第18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省专利奖。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了、买不了、讨不来的,我们就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要让他们卡了我们的脖子。”卜芳说。



在3.8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

致敬每一位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女性

致敬每一份

独特的中国女性力量

中共惠州市委组织部

祝全市女同胞节日快乐




来源 | 惠州日报

编辑 | 张雅婷

校对 | 何志豪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