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落地见效,惠城促甜玉米产业提档升级

初夏时节,惠城各地甜玉米陆续成熟上市。日前,惠城区农科所、汝湖镇综合农业服务部联合对村尾村45亩撂荒地复种甜玉米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促农增收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惠城区农技中心强化“走出去、引进来”,引进示范良种、良法和良机,科学指导粮食安全生产和撂荒地复耕复种,为保障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甜玉米丰收带动村集体增收

在村尾村测产验收现场,经随机选点采摘称重,平均亩产鲜苞达1200多公斤。

虽然该片甜玉米在生长期间受到频繁降雨、光照不足、有效积温不够等不良天气影响,但在区、镇农技“轻骑兵”的科学指导以及村两委干部的精心组织和专管人员的用心管护下,其耕整盖膜、育苗移栽、施肥管水和防治病虫等各环节的栽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减轻了灾害天气和土壤肥力较低等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促进了甜玉米植株健壮、长势良好、苞大粒满,而且鲜穗外观品质和口感良好,总体产量相对较高,示范种植成效显著,助力了当地撂荒地复耕变成“希望田”。

“在区、镇农技部门的指引下,我们群策群力整治复垦这片撂荒地,因地制宜种植甜玉米,现已成熟可采收,长势和产量都不错,可为我们村集体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村尾村党支部书记林彩玲说,通过流转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以实施甜玉米种植项目为切入点,不仅让土地增值、让农户增收,还助推了汝湖甜玉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试验示范开展农技服务

近日,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胡建广带领团队到惠城区汝湖镇埔头村,对示范种植的粤甜3211、粤甜3231等甜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调查和现场测产,并就甜玉米品种选育、良种推广应用、种植管理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品牌建设打造、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与种植户、收购商和农技人员进行了交流。

“这两个品种经过试验种植,表现出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易于管理等特点,可作为今后推向市场的潜力品种。”示范种植户林海荣介绍道。

试验示范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直观、高效的展示推广方式之一。“这个白甜玉米甜过蜜,皮薄汁多;这黑甜玉米籽粒光泽度好,且富含花青素”“这根黄白色玉米穗型整齐均匀,甜度高、适口性好”“植株健壮、苞大粒深、产量高、籽粒亮黄,这个品种也不错”……近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万农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惠城区农技中心等单位在悦茂农农业公司基地开展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及现场观摩会,并分两批次进行了田间调查和筛选评价,从300多个包含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血缘,颜色各异的甜玉米组合中初步筛选出了10多个甜玉米苗头组合,从而为企业及农技推广部门品种推广应用,科研单位育种目标的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推甜玉米产业量质齐升

创新工作思路,惠城区农技中心引进头部甜玉米品种研发机构及种业企业在本地主产区实施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更好的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推动惠城甜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不断夯实提升种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区农技中心持续加强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等农科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实施“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项目”“玉米复合间套种及其配套技术试验示范”“鲜食玉米优新品种示范展示”等项目,加快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促推甜玉米产业由重产量到品质产量兼顾的转变发展,为惠城区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者】卢慧

【通讯员/图片】严学东 张桂兴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