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唯一!惠州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王国莉入选“最美科技志愿者”

近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惠州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王国莉教授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名代表,入选中国科协2023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科技志愿者”。

王国莉

2012年,王国莉被遴选为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从此,活跃田间地头服务“三农”,成为她的工作常态。这些年来,她和团队不断创新实践、完善服务机制,在产业诊断、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再到品牌建设、人才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思路新、服务好、讲效益、兴产业”的乡村振兴服务新路子。

精准科技帮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从2019年开始,王国莉带领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科教兴农”团队开展精准科技帮扶活动,先后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和汝湖镇承担了脱贫攻坚和驻镇帮扶任务。

为助力白盆珠镇布心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王国莉2019年开始就带领3位博士党员到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针对布心村渔业养殖管理松散、养殖时间长、“靠天吃饭”等问题,团队为村民提供最新养殖技术,以提高鱼类品质,缩短养殖周期。2020年受疫情影响,村里上百万斤的罗非鱼出现滞销。王国莉带领团队迅速出击,以“党建+融媒体+科技特派员”为突破口,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和销售渠道,拍摄宣传视频、开展直播带货和电商现场认购,既搭建和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又提升了“布心鱼”的知名度,实现第二年价格翻番,养殖户们纷纷对科技特派员说:“有你们真好!”

王国莉团队直播

类似发挥科技优势助农增收的案例还有许多。成为农村科技特派员11年来,王国莉及其团队扎根农村,在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升级方面,服务过柏塘山茶、惠东岩茶、汝湖甜玉米、龙门丝苗米、惠东罗非鱼等众多农产品升级增效项目,为功能农业、精准种植、农业标准制订、“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品牌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提供了智力支持,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博士驿站,解决乡村发展难题

推广农业科技助力村民增收,只是王国莉及其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其中一项帮扶工作。如何整合资源,将人才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才是他们重点推进的课题。

2022年4月,王国莉和团队创新提出“大学—政府—乡村—联盟(UGCA)”校地深度合作新模式,推动惠州学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汝湖镇党委、政府高度融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乡村振兴博士驿站——惠州学院-汝湖镇乡村振兴博士驿站(以下简称“博士驿站”),驿站吸引各类博士高层次人才500多人,实现了与当地“田秀才”“土专家”为代表的优秀乡土人才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并创新探索“乡村出题,博士答题”工作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博士驿站揭牌仪式现场

汝湖是惠州市“甜玉米之乡”,如何进一步推动甜玉米绿色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汝湖甜玉米产业,助力汝湖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创建?面对这一问题,博士驿站组织博士团队深入调研,主导完成了驻镇帮扶五年规划、汝湖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新时代生产大队式”撂荒地复耕复种机制探索、汝湖镇甜玉米特色产业调研报告等多项调研规划,先后带领学生两次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用脚步丈量汝湖全域村庄开展实践调研,摸清了一二三产融合资源并提出发展建议。其中甜玉米产业调研报告和一二三融合发展规划分别获得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专项评比三等奖和优秀奖,联合工作队“党建聚力四促四融,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做法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典型案例。

“农村科技特派员以及进驻博士驿站的专家团队,将技术、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农村一线,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更好地解决了乡村发展难题。”惠城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组副书记王少良说。

夯实人才基础,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在王国莉看来,作为农村科技特派员,不仅要送“技”下乡,还要为农村注入人才“活水”,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各类人才,创新探索“科普教育+精准培训”的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2017年开始王国莉还带头组建了惠州学院“义之教”科普教育服务团队,并于2019年成立“义之教”科普教育特色班。多年来为全市6000多名中小学生提供了免费科普课程,并开发了线上科普课程。

王国莉带团队赴乡村小学开展科普义教

同时,团队师生深入乡镇一线,开展暑期调研、政策宣讲、美丽乡村直播、专项教育帮扶、参与村庄建设等工作,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社会”(UGSS)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乡土人才精准培训方面,2022年9月起,王国莉就带领团队依托博士驿站组织开展了惠城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干部培训、惠城区“乡村工匠”创新创业培训以及村“两委”干部培训等活动,受训人次1000多人。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乡村“共富驿站”

2023年5月19日,通过博士驿站主导孵化的第一个“广东惠州甜玉米科技小院”和“共富驿站”在广东源茵生态园(位于汝湖黄埔村)落地,结合属地产业已经建成3家共富驿站。“共富驿站”作为全新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品牌,将壮大村集体经济、联农带农、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整合,结合“一村一品”项目培育和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共富驿站围绕甜玉米、丝苗米和生猪养殖等核心产业,申报省级粤字号农产品品牌,水果玉米产业孵化落地3个,开展锌硒大米产业融合和产品推介会,充分整合科技小院的技术力量,推动产业智慧化、高质量发展。其中,指导学生组建的“‘玉’才振乡村团队”,聚焦甜玉米产业开展“玉米创富——数字技术集成农业科技助推甜玉米生产增效富农”项目入选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个示范项目,以“数字技术+良种良技+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核心技术集成,助力探索甜玉米全产业链发展的“汝湖模式”。王国莉表示,团队接下来将以科技和产业平台为依托,与各方一起努力推动千亩超甜水果玉米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联农带农和效益增收。

文、图|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游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