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给农产品出口企业“添柴加火”
在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最新统计中,今年上半年,我省农产品出口实现大幅增长,数量、货值,较去年同期增幅均超过六成,且实现多个“首次”:和顺县活牛首次实现自营供港,榆社县阿胶糕14年后再次出口香港,五寨县糯玉米首次出口俄罗斯,长治县豆制品首次出口美国,襄垣县红薯粉条首次出口马来西亚,忻州忻府区甜瓜首次出口加拿大,万荣县鲜梨首次出口泰国,新绛县油桃首次出口阿联酋……
农产品出口尚属“矮个子”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出口捷报频传,除销往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传统出口国外,还纷纷开拓国外高端市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与美国农业部长达6年多的双边谈判和风险评估达成一致,我省以及河北、山东、陕西等北方地区的14个加工厂包装的鲜梨可以不经冷处理直接向美国出口。另外,经10年准入谈判和不懈努力,运城油桃还代表中国首次出口澳大利亚,改变了我国油桃此前只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少数周边国家的局面,这是我省水果出口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我省农产品外销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周边兄弟省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省农业厅副巡视员赵安泽说,从我省农产品出口的情况来看,我省农产品出口占全省的0.93%,占全国出口的0.3%,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27位。苹果出口去年大约30万吨左右,全省水果产量600万吨到800万吨,出口仅占苹果产量的不到3%,同时发展极不平衡,运城、临汾、晋中三个市占91%。
赵安泽说,我省出口低端产品多,粗加工的多,出口以鲜果、原粮形式为主,深加工的、高端的少。此外,对于从事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来说,存在着块头不大,占比不高,独立出口的能力不强,客户资源不多,管理人才、外语人才缺乏等问题。并且我省属于内陆省份,离港口较远,国际航班也少,有很多企业在青岛、天津、上海办理出口手续。在仓储、物流、退税、金融支持、政策环境等方面都需要改善。
政府出钱助企业“快跑”
目前,我省有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16个国家级出口食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经省农业厅、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准的6个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经市级农业主管部门推荐上报,农业厅相关业务部门研究,列入新建范围的10个省级示范区。
赵安泽介绍说,普通苹果10元钱一箱、一筐,好的苹果10元钱一个,国产的鲜奶、奶粉一直降价,国外的奶粉则是排队去买,所以我省搞出口示范区建设和示范基地建设,是农业转型、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脱贫攻坚,达小康的需要。
在我省新出台的“2017年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中,我省将专门安排800万资金,对32个出口示范区进行奖补,对16个国家级示范区每个奖补30万,对创建的16个省级示范区,每个奖补20万。资金主要补贴对象为示范区所在区域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出口企业等。通过对示范区的奖补,促使运城市盐湖区(酥梨)、绛县(水果)通过考核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太原市清徐县(醋)、大同市左云县(杂粮)、吕梁市文水县(蔬菜)、阳泉市盂县(食用菌)、长治市壶关县(食用菌)通过考核建成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
赵安泽称,这个钱虽然不多,但是非常重要。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助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新技术示范、基地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制定补贴;危险性生物监测,水、大气、土壤监测,产品检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补贴;出口注册果园管理、设施蔬菜集约技术、杂粮品种提纯复壮等。我省这项政策今年在全国各省还是少有的,同时在我省第一次作为一项惠农政策提出,而不是一般的一个项目,对我省农业对合作、农业出口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有标志性的意义。商报记者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