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玉米变身“金面条”

乡依食品加工厂车间。
“不出村,有活干,轻轻松松把钱赚。”这是挂在乡依食品加工厂车间里红色条幅上的话,它生动地记录着工人们的心声。
这家坐落在方正县宝兴乡永兴村的食品加工厂,不仅解决了当地贫困户的卖粮难问题,还为贫困户提供了新的工作岗位。玉米在这里经工人之手变成了“金面条”,今年4月至9月,这家小厂已售出面条40多万袋,实现利润100多万元。
玉米变成“金面条”的过程,写满了故事。2017年,拥有多年食品加工工作经验的刘红光,回乡创业,投身家乡扶贫事业。
永兴村第一书记韩敬波,便与他商量如何结合村里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项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最终,他们选取了玉米面条加工项目。
2017年10月,加工厂开始尝试生产玉米面条,但是怎样在不添加凝胶、防腐剂的情况下保证面条的口感、延长面条的保质期成了一个难题。韩敬波告诉记者,大家足足用了一年半时间,扔掉了几十吨玉米,才攻克了这个难题。工厂也因此申请到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工厂已经形成了原料生产、加工、产品生产、冷鲜保存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为了帮助小厂打开销路,方正县副县长于彦波为玉米面条直播带货。没想到一场直播下来,卖出了1万多袋面条。直播带货让玉米面条渐渐在全国打开了销路,现在玉米面条销售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线下5元一袋,线上7元包邮。
5个月销售40万袋,小小的食品加工厂让当地的农民看到了致富的曙光。加工厂与当地农民签订了1600亩地的玉米收购合同,以高出市场0.1元的价格收购玉米,解决了7个贫困户和50户农民的卖粮难问题。食品加工厂还解决了4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不出村,就能获得每月3000多元的打工收入。
在乡依食品加工厂的后面,永兴村正在新建一所厂房。据悉,现代化的厂房建成后,预计将带动15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