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河南省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十大重要成果发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波 刘晓阳

种质资源是种子的种子。3月16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加快推进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促进优异资源的创新利用,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大重要成果评选活动。龙水梯老黄玉米、西史庄白仁药黑豆、尹湾萝卜、潢川州姜、兰考四瓣蒜、霍町牛鼻圈豆角、霍町村酥瓜、会盟百年伏梨、光山观音脸桃、九月寒老白玉米等10个品种入选2022年度河南省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十大重要成果。

1.龙水梯老黄玉米

在新乡辉县发现,属地方品种,距今有100多年种植历史。该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籽粒黄色、硬粒型,玉米糁熬饭粘、稠、香。玉米果穗大,穗行数16-18行,穗粒数550粒左右,抗病性强,耐荫性强,耐贫瘠,能够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生长。

2.西史庄白仁药黑豆

在新乡市延津县发现,属于古老地方品种,农户世代种植传承已有300余年。白仁、籽粒小、圆润饱满,耐旱、耐盐碱、耐贫瘠、抗病。煮食、榨油、做豆皮,长期食用可强筋壮骨,增强免疫力。因产量低,当地农户已不再种植该品种。

3.尹湾萝卜

在信阳市息县发现,属地方特色品种,种植历史悠久。个大、青多、味甜,清脆、水分多,有“水果萝卜”之称。其生长地处淮河湾,土壤上沙下粘,非常适合萝卜生长,当地村民基本以萝卜营生,种植面积近2000亩,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4.潢川州姜

在信阳市潢川县发现,属古老地方特色品种,距今2000多年种植历史。块大曲头多,皮薄肉嫩,内瓤呈菊花状而无丝,色正味浓,久贮不变质。具有超高姜辣素、挥发油含量和极低总灰分含量,是上等调味佳品。据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嫩姜腌制的“酱姜”和“抿姜”是特色开胃食品。作中药药引和配料,具有发表散寒止呕解毒之功效。

5.兰考四瓣蒜

在开封市兰考县发现,属地方品种,种植历史近百年。最突出特点是蒜头均有四个蒜瓣且大小均匀,中间无夹子瓣,生食口感辛辣味正,蒜味浓郁,腌制糖蒜口感脆,耐瘠薄。因个头小,产量低,目前已几乎不再种植,调查队经乡邻帮忙才收集到20余个蒜头。

6.霍町牛鼻圈豆角

在濮阳市清丰县发现,属于地方品种,距今有100多年种植历史。形状独特,外形酷似套在牛鼻子上的金属环而得名。与普通豆角相比,鲜食脆嫩,肉厚无丝,籽粒饱满,结荚率高。尤其立秋后,昼夜温差大,结实性更强,采摘期延长。对拓宽我国豆角育种具有重要价值。

7.霍町村酥瓜

在濮阳市清丰县发现,属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果实为长椭圆形,瓜皮嫩青色,有凸起高棱,皮薄如蝉翼,种子芝麻粒大小,完熟时酥脆香甜,外脆里酥,又称“芝麻酥”。嫩时可凉调,脆甜爽口,汁液量大,清热解渴。其种植效益高,具有很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8.会盟百年伏梨

在洛阳市孟津县发现,属地方特色品种,距今240多年种植历史。是孟津梨的当红品种,元朝时封为“贡梨”,近代誉为“洛阳金桔”。梨果中大,短葫芦形,皮黄绿,肉纯白,汁多味甜略酸无渣,核小,耐运输。成熟梨果在萼洼处自然形成一白色网状物罩住萼蒂,是孟津梨的独特识别标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9.光山观音脸

在信阳光山县发现,为地方特色品种,距今2000年的种植历史。果型圆正、色泽鲜艳,白里透红,因貌似“观世音菩萨”的娇容而得名。表皮多毛,七八分熟时脆甜,九分熟后绵甜,成熟桃核自然分离不粘连。以“观音脸”为当家品种的“观五玫”系列马畈鲜桃,被称为“光山十宝” 之一,为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特色产业。

10.九月寒老笨白玉米

在南阳市南召县发现,属地方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籽粒雪白圆滑、晶莹剔透,穗行数10-14行,穗长16-20cm,生育期150天以上。抗旱耐瘠、抗逆抗病抗虫性强、品质优良,适宜高寒山区种植。玉米糁熬饭粘稠香郁、口感甚佳,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