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村民聚堆剥玉米,大妈用玉米皮制作馍馍叶,看看啥样


山西永济市西南有个小山村,名叫贺家村,听闻村里有一片竹海,青翠茂密,曲径通幽,摄影师一行慕名前来,进村后,经过打听确定了竹海的方位,沿着整洁干净的村中道路向竹海走去,一棵近千年的古槐依然枝繁叶茂矗立路边,古槐边是大片随风摇曳的青竹,让久居城市的摄影师顿感心旷神怡。


沿着竹林中间的道路行走大约600多米,转过几个弯又走到村子的另外一条巷道,看到几个村民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在剥玉米,摄影师常年行走在农村,这多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这样的场景已经很难看到了,赶忙拿起相机走上前拍下了这温馨和谐的一幕。


这一堆玉米是画面右下角的贺大爷家的,贺大爷今年70岁,他告诉摄影师,这些玉米是他在花椒地里套种的,不能用收割机收,他和老伴把玉米掰回来堆在路边准备慢慢剥。


贺大爷说,今年雨水好,玉米长势好,个大颗粒饱满,今年丰收了,玉米收购价格一斤一块多钱,比去年强。自家的花椒也丰收了,就是价格只有去年的一半,他决定先存起来看看行情,等价格好一点再卖。


看他们两个人剥玉米,巷里的村民全过来帮忙,看孩子的妇女告诉摄影师,农村就是这样谁家有事大家都来帮忙,一边干活一边谝闲,农村现在都是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在一起谝谝热闹,这一堆算上碎娃(nia)大小11口人,你说热闹不热闹。


这位大娘举起手里的玉米叶问摄影师这是啥?干啥用的?摄影师回答,玉米叶。大娘说,错,这是“馍馍叶”,搞得摄影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向大娘询问啥是“馍馍叶”。


大娘姓杨,今年72岁。她一边剥玉米一边笑着说:“不知道吧?别说你们城里人不知道,现在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啥是馍馍叶。”


杨大娘说,剥玉米的时候把外面青的不干净的叶子剥掉,选里面白的,大的,干净软和有韧性的叶子,这些是制作馍馍叶的天然原料。


把这些选好的里层玉米叶,拿回去洗干净,再把靠根的和尖上的用剪刀剪去,玉米叶就成了一片方的,堆在一起像树叶一样,蒸馍馍的时候放在笼屉上,把馍馍放在上面,这样蒸出来的馍馍不沾箅子。


杨大娘说,玉米叶用做的“馍馍叶”蒸馍馍不粘锅,纯天然环保,玉米叶上还含有维生素,蒸的馍馍吃起来不仅有玉米的清香,还能增加维生素,即环保还能增加营养,你说好不好?朋友们您见过这样的“馍馍叶”吗?欢迎留言分享。【黄河湾原创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黄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