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新冠后遗症”膳食指南之谷豆肉蛋篇

来源:【中国食品报】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行了修订,在1月6日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人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等,仅有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第一批“阳康”后的患者,虽然首发症状如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缓解了,但是出现了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腹痛腹泻的“新冠后遗症”,有没有可以缓解的方法?可以利用食物如谷豆类、肉蛋类、水果类、蔬菜类等,以饮食的形式,给人体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强化人体各个器官和机体的防御能力,以防“二次感染”尤为重要。

谷豆类

小米

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的谷子,去壳后称为小米。小米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镁、磷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小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不仅可以调节体内能量代谢,恢复体力,减少疲劳感,还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增强食欲。研究表明,以碱性蛋白酶水解小米蛋白生成的小米多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够缓解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

推荐食谱:小米南瓜粥、小米红薯杂粮粥、小米发糕

玉米

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黄体素、谷胱甘肽、玉米黄质、维生素E、维生素A、谷甾醇、烟酸及钾、钠、铁、钙、磷和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谷胱甘肽和玉米黄质是玉米特殊的营养成分,谷胱甘肽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加强人体免疫系统活性以及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动物实验表明,玉米黄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可以明显降低前额叶皮质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大鼠自主活动性,进而改善由于焦虑、抑郁以及疲劳等状态。

推荐食谱:煮玉米、玉米排骨汤、玉米面馒头

荞麦

荞麦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多糖类、硫胺素结合蛋白、抗性淀粉、生物碱等功能性成分。通过小鼠模型实验测试负重游泳时间、游泳后肝糖原、血清尿素氮各项疲劳指标,结果证实,荞麦能够延长小鼠的最大活动时间,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荞麦中的小分子抗菌肽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调控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因此一定程度上缓解新冠后期带来的腹泻等。

推荐食谱:凉拌荞麦面、荞麦茶、荞麦饼

燕麦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主要分布在燕麦的胚乳和胚乳的糊粉层细胞壁中,作为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活性的多糖,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加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能力。此外,还具有调节肠道益生菌的作用,对于促进有益菌群的增殖和肠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具有积极的作用,对长期腹胀、便秘或慢性腹泻的患者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

推荐食谱:牛奶燕麦粥、燕麦红枣莲子羹、燕麦椰蓉饼

黄豆

根据市场营养研究机构数据显示,1kg黄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kg瘦猪肉和3kg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其蛋白质含量是所有五谷粮食之冠,誉为“绿色乳牛”“植物肉”。黄豆含有多种身体需要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比例较大,可以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力,缺乏赖氨酸会使免疫力显著降低,导致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等感冒以及疲劳,虚弱,全身乏力等。

推荐食谱:凉拌黄豆、豆浆、豆腐脑、家常豆腐

黑豆

黑豆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多酚、花色苷、异黄酮等组成。黑豆蛋白中支链氨基酸(Ile、Leu、Val),尤其是亮氨酸(Leu)含量显著高于WHO推荐值,支链氨基酸易消化且代谢率高,能直接参与能量代谢, 并且给肌肉提供能量,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黑豆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消炎作用。

推荐食谱:醋泡黑豆、黑豆糕、黑豆大枣粥

肉蛋类

羊肉

羊肉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水分组成。羊肉中铜、铁、锌、钙、磷的含量高于其他肉类,具有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平衡的作用。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羊肉富含的维生素A可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保护胃壁,有助于消化。

推荐食谱:孜然羊肉饭、萝卜炖羊肉、羊杂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丸子

鱼肉

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心脏病以及新冠病毒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率。鱼类的脂肪主要为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碳六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是低脂高蛋白的典型代表食物,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老年患者以及肥胖的人群。

推荐食谱:酸菜鲈鱼、糖醋带鱼、酥炸小黄鱼、剁椒鱼头

鸡蛋

鸡蛋富含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鸡蛋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鸡蛋中的锌和硒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作用。此外,鸡蛋含有免疫球蛋白(IgY)、长链ω-3脂肪酸、溶菌酶、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在治疗消化系统感染时使用 IgY 抗体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卵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推荐食谱:水煮鸡蛋、平菇蛋汤、番茄炒鸡蛋、蒸鸡蛋羹

作者简介:宋添力,健康管理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委会理事。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