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鞘发黄,是哪里出了问题?
提要:玉米叶鞘黄褐色怎么解决?
之前科学兴农对于玉米植株紫红色症状做过针对性解答,今天再同大家探讨另外问题,叶梢呈现黄褐色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颜色是植株生理状态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志,比如说叶片浓绿色,这可能意味着氮肥比较充足,甚至是过量,叶片偏黄可能是氮肥不足,或者缺铁、镁元素,注意观察玉米植株颜色细节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及时掌握植物的生理状况并针对性解决。

叶鞘黄褐色的情况可能是玉米感染了大斑病,通常来说玉米叶鞘一般都是偏黄色,在肥力比较充足的田块叶鞘颜色可能更加绿一些,不过在玉米遭受大斑病之后,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在玉米染病之后,最初是水渍状青灰色斑点,随后叶脉逐渐两端扩延,在边缘形成暗褐色,中部淡褐色的大斑。天气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上还会出现霉菌层。
玉米拔节至抽穗期间,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的话,病害发展会很快,尤其是在连阴雨天气,此外对于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以及氮肥量较少的农田、重茬种植的田块都会更加容易发生该病害。对于大斑病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品种、管理、药物,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品种
对于当地多发大斑病的地块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根本上解决还是选用抗病性品种,目前研究来说,抗病是有几个基因位点所控制的,而且目前也有相应的抗病性品种,比如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等。
管理
虽说如今提倡高密度种植,不过密度大的同时也更加容易爆发大斑病,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另外田间湿度过大也是爆发大斑病的一大因素,比如说爆发连阴雨天气,需要注意田间及时排水。同时注意及时追施磷钾肥。

药物防治
如果田间发病植株率达到70%,病叶子高达20%比例时候,可考虑喷药防治,农用抗菌素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如果扩散比较严重的话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每周喷施一次,两到三次即可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