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根系的一些小知识

#农科学子上头条#

玉米根系主要分为胚根和节根,胚根又称初生根或种子根。由胚伸出的一条幼根称主胚根,经1-3天后陆续长出3-7条幼根,称次生胚根。由初生根和次生胚根组成的初生根系是玉米幼苗时期的主要根系,其在玉米苗期获得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节根亦称次生根,在幼苗长出2-3叶时,开始发生第一层节根,随着茎叶的生长,节根依次向上发生。其中生长在地上部茎节上的节根叫作气生根,也称为支持根。节根是玉米最主要的根系,大概有6层地下节根和2-3层地上节根,对玉米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地上部节根是玉米抗倒伏的主要支持根系,同时生长在节根上的侧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以提供植物的生长发育。管建慧等研究证明不同层次节根在玉米不同的发育时期发挥作用,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较上层、新发生的根吸收作用最大。玉米根系不仅仅可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而且对植株还有固持作用,防止植株的倒伏。除此之外,根系还具备储存养分,调节植株新陈代谢的作用。植物的正常发育是地上部的光合作用和地下部的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相统一的过程。由于养分、水分在土壤中的异质性分布,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对植株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俗话说“根深叶茂”,植物的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根系在维持植株生命、合成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及固定植株生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