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不想做饭,就蒸几个吃吧

上次从老家回来,父母给我带了这个,相信很多东北的朋友都会认识,南方的朋友认识的不多吧!

今天不想做饭,就蒸了几个。然后又用电饼铛煎了一下,没放油!




不知道别的地方管这叫什么?我们这里土话,叫饽饽!学名叫豆包!

现在网络直播平台深入人心,网络平台,直播平台也有出售的!

市场上也有出售的热气腾腾的豆包,不过我很喜欢吃我父母自己家做的豆包,也是习惯了吃那种小时候就吃的妈妈的味道!



然而这小小豆包,做起来并不简单,步骤比较繁琐!

每年到腊月,最早也要在冬月中下旬,室外温度足够低,能一夜之间把豆包冻透才行!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豆包的制作工艺吧!

首先说说做豆包的原料:

1.黏米:大黄米,也有用小黄米,或者糯米,白粘玉米的

2.笨米:黄玉米,或者黄色苞米碴子,也有用白玉米

3.配料:姜黄适量,增加豆包颜色,也有不用的,另外姜黄也有药用价值

4.馅料:红小豆,或者,绿小豆,红豆,大豆角粒等

5.红色颜料,和蘸颜料的颜料棒,给豆包点上花样图案的(现在一般人家都不用了,少数人家还在用)

蒸豆包,我们常说成淘米。淘米,一般不说淘多少斤的,都说淘多少斗,也就是以斗为单位!

那么一斗是多少斤呢?

一斗是60斤,如果说淘一斗米,那么就是黏米和笨米加起来一共60斤!一般黏米会比笨米多出至少五斤!这样蒸出来的豆包才更黏,口感更软糯!

准备好以上食材,就开始做淘米了(本文以大黄米,黄玉米做面为例),淘米,是把黏米和笨米分别用水洗净,然后加温水浸泡,分别浸泡两三天,等把米泡好了,再控干水分,拿到磨坊去磨成细粉,也就是水磨粉!

同时,如果要放姜黄的话,也把姜黄一起打碎成粉,和面粉混合在一起!

晚上,准备一口小缸,放在土炕的炕头,再烧上一锅开水,水滚开滚开时,用滚开的水,和面,一边用铲子和面,一边往缸里加面,一边加水,等把所有的面和好后,盖上盖子,有时候还需要给缸能上一层厚被子,为了让面发起来,受热均匀,半夜还需要起来给面上下翻一遍!


豆馅也需要提前两天浸泡,在发面当晚,把豆馅煮好,准备第二天做豆包!如果只是带皮煮的还简单一些,如果需要给豆粒去皮,在煮之前还需要在磨坊先磨去皮。这个过程又叫做破彩,这样做出来的豆馅又叫做彩馅!煮好后,适量加入白糖!



二天早晨,面也发好了!豆馅也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开始包豆包了!

如果只淘一斗米,自己家人,三四个人做豆包,就可以,如果淘米更多,全家人齐上阵还不够,还需要找几个外人来一起包豆包。

炕上摆好两张桌子,每张桌子旁边坐三五个人,大家一起包豆包,桌子上放上一大块面,每两个人中间放一盆豆馅!包豆包的人,每个人揪一块面,然后揉圆,放手心里拍拍,把面拍薄一些,再扣到左前手背上,让面一面凹陷,再用扣回右手手心,用勺子舀一些豆馅放到面上,两只手手心一合,把豆馅全部包裹在面里,再用双手使劲扣合,把面里边的空气挤出去,把面团成光滑面团,这样一个豆包就包好了,然后放到蒸屉上,等六个蒸屉都满了,大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就开始往锅里摆蒸屉,盖好锅盖,大火蒸上四十分钟!稍等几分钟,回一会儿气,起锅!


随着满锅腾腾热气升起的,还有豆包的香气,有米香,还有豆香,扑鼻而来,哇,太诱人了!

记得我弟弟小时候,那年冬天,我家蒸了八锅豆包,结果,每蒸出一锅,他都会吃一个豆包!

蒸好的豆包,需要放到室外棚子里,冷冻!

如果需要给豆包打扮的话,也就是点点儿,可以用颜料棒,蘸着颜料,在豆包表皮不粘的时候,一个一个地去点,然后你会发现,每一个黄澄澄的豆包上,都开了一朵梅花(以六瓣梅花图案为多)!

这样做的豆包皮软糯,有浓浓的米香,绵软可口,馅料甜甜的!

等豆包冻透了,就收到缸里储存,想要吃的时候,随时可以拿一些放到锅里蒸透来吃!

也可以蒸完了,再用少量油煎一下,那样更好吃了!


#冬日生活打卡季##记录我的2023#

#你好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