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
1、土地买卖合同由买卖双方写的是不合法的。因为无论是集体土地还是国有土地的买卖都应到当地国土部门挂牌才能进入市场买卖,未经国土部门同意擅自对土地进行买卖的行为属违法行为。 2、土地买卖即以土地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租赁、抵押和交换等的活动,是在相对开放的平台下进行的活动,只有在开放公平的环境下进行才能完善土地交易的规则制度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给各行各业造成很大影响。餐饮业停摆,租金给饭店经营者带来较大压力;交通物流受阻,货物无法按时送到买家手中;原料工厂停产,产品无法如约生产交付……旅游业受创尤其严重,退团、退费、退订等旅游纠纷频发。 2019年12月30日,张先生一家与某旅行社签订了出境旅游合同,行程为2020年1月25日至1月30日,共缴纳团费38800元
三、履行期限:为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卫生许可证、屠宰资质等证件及每批货物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票据文件。乙方应对每批货物进行验收,对质量有异议的,由双方抽样封存后在______日内进行进一步检验,检验单位为: 一方迟延交货或迟延支付货款的,应每日按照迟延部分货款______%的标准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张女士于2022年5月投保了某公司的一份长期人身保险产品,近些日子,张女士因为经营的公司业务不景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交纳后续保费,就向保险公司申请此份保单退保。当了解到退保金额远远低于张女士所缴的保费时,张女士表示不能理解。 工作人员向张女士详细讲解了保险的保障内容等,建议张女士从个人保障的角度继续保留该份保单,同时也解释了现金价值的计算符合监管要求,如果其坚持退保,将承受较大损失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保护的,如果签订合同时一方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是无效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那么解除合同存在欺诈可不可以要求赔偿的? 解除合同存在欺诈可以要求赔偿吗(《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于2022年12月31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是无效的,当事人解除合同时,如果造成损失的,是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赔偿的。 第五十二条;【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为优化县域法制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三) 为了帮助企业更加安全稳定地发展,预防和降低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通过对近几年涉企案件中所反映出的企业经营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近期县法院在联系企业活动中所了解的情况,就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提出以下建议和提示,供企业参考。 企业和客户之间订立的合同如果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即为受法律保护的有效合同,双方有义务严格遵循约定,全面履行合同。无论是单位改变名称、企业股权易手,还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办人变更,都不能成为不履行合同的理由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行为人犯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诈骗后出具借款合同怎么处理? 借款合同中如果已经认定为诈骗,那么合同自然无效。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北京时间10月20日音讯,《东方体育日报》记者薛思佳报导,外援比斯利在今日正午回到上海,与上海队洽谈解约。\n 《北京青年报》记者宋翔弥补介绍,上海队已经在10月19日奉告比斯利美方与中方经纪人,球队与其解除合同。\n 据了解,上海队与比斯利签定的对错彻底保证性合同,按天结算,因而,上海队不会因而有较大丢失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
(一)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有两种情形: 1、无因解除:也就是说不需要原因,劳动者直接通知用人单位表达自己解除合同的意法律除了对订有服务期限和竞业禁止协议的劳动合同有一定的约束外,其他条件未作限制,因为劳动者通知解除的权利属于劳动者就业权、劳动权的具体体现,用人单位无权进行干涉。(按照阶段有两种:一种是试用期内解除;另一种是试用期满后通知解除。而劳动者无因解除的成本就是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2、有因解除:就是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瑕疵从而导致劳动者被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