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
我国教师的低待遇、低地位与师范院校的低素质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一方面使我国师资队伍(特别是中小学)先天不足,另一方面难以留住现有人才,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尤其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教师队伍低知识水平、低教学水平严重制约着这些区域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课程设置方面,西方学者推祟“人性化”的教育倾向,因此课程设置主旨是以人为本
幼师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挺好的,国家政策开放,愈来愈多的孩子需要受到教育,那么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可见不久的将来幼师人才肯定很稀缺。现在幼师专业的学校比较多,要怎么样选择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所贵州地区好的幼师专业学校,供大家参考了解。同学们在选择幼师学校时,一定要多多比较,才能选出自己满意的学校
省级示范•实力领先: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是经郑州市教育局批准、河南省教育厅备案的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郑州市,毗邻郑州市名企林立的沿黄经济带核心区,是一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教育理念先进的花园式学校;先后荣获“郑州市职业教育十佳单位”、“郑州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单位”、“郑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百项殊荣;2018年4月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纳入“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建设计划”,学校综合实力位居省内中职院校前列。 设施齐全•师资雄厚:学校总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公寓楼、综合实训楼、综合办公楼、餐厅、运动场、图书阅览中心、洗浴中心等
以学为先,以和为纲;高质量方可引领,多举措才能远行。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河口区家庭教育工作持续升温。且看—— 11月9日—10日,河口区教育局家教中心组织骨干班主任和部分教师,参加了“山东省协同育人优秀校长(园长)、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研讨会”,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工作坊同步培训活动
日前,百色市印发落实广西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教育“十一大工程”,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一大工程”包括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工程、现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高等教育振兴发展工程、百所品质学校创建工程、强师惠师工程、教育开放合作提升工程、“互联网+教育”行动工程和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实施方案,该市将优先支持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新建公办幼儿园,到2023年新建17所公办幼儿园,新增277个班级8310个学位;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现由分散制转为集中制办学,科学稳妥推进乡村小规模校点撤并工作,新建12所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新建迎龙高中等3所高中、推进在建那坡县民族高级中学等5所高中建设、改扩建百色祈福高中等7所高中,实现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到2023年,基本实现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加快百东新区、平果大学园区建设,为创建百色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打好基础,力争到2023年平果大学城在校大学生10万人以上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南大学附中”或“西大附中”,是西南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是教育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区域)合作体成员;1978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2001年被列为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原名“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更名为“北碚二中”;1952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年,更名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7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下划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管理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教育局的安排和部署为指引,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工作年度任务,以加强教学规范、合理编写导学案为主线,以校本教材为载体,建立本校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努力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创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新局面。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特岗教师能力大幅度提升,确立打造名师意识,促进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2、细化业务管理,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创造属于我实验小学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体系
为了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学模式及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学部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致力于打造教育师风师德端正、教学技能精湛、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常规培训方式,以老带新的模式,通过师傅对徒弟“四包”,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对新教师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让老教师也可以吸收新教师教学中的创意思维,起到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启动仪式由中学部陈凤鸣老师主持
李蓝溪是县第五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担任副校长职务,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其先后在蓝田中学、县第十四中学、县第六小学任教。从教18年来,他不仅教学业绩突出,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上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被评为“安溪县学校综治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安溪县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尖山中学创建于1972年,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153人,专任教师133人,学历达标95%以上。 学校有一支工作责任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本科学历教师58人,专科学历教师5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45人。近年来,有1人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聘为市级骨干教师,8人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人评为县级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