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
“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的摄影家柯锡杰昨晚过世,享寿90岁。图为2006年9月1日柯锡杰分享创作旅程与法英版摄影新书,后为他在鹿港龙山寺所拍摄的作品。(中央社档案照片) 被誉为“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的摄影家柯锡杰昨晚过世,享寿90岁
东南网1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吴颂洁 谢添实)由福建省文联等主办的2009海峡诗会11日在福州举行,台湾诗人郑愁予在当晚举行的“海内外华文作家恳谈会”上表示,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差异在台湾已相当淡化。 作为台湾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郑愁予认为一个诗人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诗情和诗才。“每个人都有情绪的流动,碰到有诗意的场景,就会集中、膨胀起来
追踪毕业满1、毕业满3年、毕业满5年毕业生流向情形(111年12月) 台湾银行“2022台湾银行艺术祭-书法季”征件活动! 明道文传系为国内结合传统文化与实务应用的典范学系,设系十七年来,敦聘台湾书法界国宝大师陈维德、杜忠诰以及华人圈知名作家萧萧讲座教授、资深编辑家陈宪仁为本系讲座教授,年年策划举办各种学术、艺文活动,广邀各方艺文专家莅校文化交流,诸如席慕蓉、余光中、郑愁予、吴晟、颜艾琳等课本作家经常往来明道课堂。 除了培育学子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之外,为因应近年来台湾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新产业,系上师长也着手规划许多跨领领域的整合课程,诸如:新兴媒体编辑采访实务、数位行销企划、新媒体传播人才专业养成等,结合感性的文艺创作与应用的图文设计、影音传播等技术能力,养成新一代的文化创新与传播人才! 明道大学 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系(硕士班、博士班) 52345 彰化县埤头乡文化路369号 电话:886.4.8876660 #7011
【本报记者慕石报道】美南华文写作协会8月12日在侨教中心邀请前会长刘昌汉以《政治烈焰下的绝命情诗》为题,介绍诺贝尔文学奖得者智利诗人聂鲁达的生平与作品,受到听众的欢迎。 作为知名画家和艺术评论家的刘昌汉,首先介绍故乡是聂鲁达诗中的重要主题,他的诗中多次描写故乡的雨。刘昌汉用梵高的雨景画作来诠释聂鲁达的诗歌特点:“敲打心灵的文字雨浪”
老实说,我们从来没变,上一期我所提出的“下一个企业”,虽然在感觉的沟通上隐隐有到位,但确实--仍没把我们的“定位”(positioning)讲清楚。 先请大家看个象限图,图中的横轴代表企业的“大小规模”(business scale),纵轴代表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程度”(innovation level)。 当企业位置愈往右上角走,代表它“大而新”;反之往左下角,则是愈“小而旧”
本报讯(记者丁晓晨)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入围影片《掬水月在手》26日举行发布会,出品人廖美立、制片人沈祎分享了这部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叶嘉莹传记纪录片的创作心得。 据廖美立介绍,《掬水月在手》是导演陈传兴“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前两部分别为诗人郑愁予的纪录电影《如雾起时》和诗人周梦蝶的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影片记录了现年96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生平,展现她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一生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文康委员会、中国文化中心,以及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4月19及20日举行“城市文学节2013”;今年的主题是“人文环保”。 开幕仪式19日上午在城大惠卿剧院举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教授致词,指出今年文学节主题的“人文”一语,比往年更彰显文学与“环保”的关联。郑教授感谢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香港教育局、澳门基金会的合作,以及恒生银行多年来的赞助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文康委员会、中国文化中心,以及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4月19及20日举行“城市文学节2013”;今年的主题是“人文环保”。 开幕仪式19日上午在城大惠卿剧院举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教授致词,指出今年文学节主题的“人文”一语,比往年更彰显文学与“环保”的关联。郑教授感谢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香港教育局、澳门基金会的合作,以及恒生银行多年来的赞助
偈-歌词- 不再流浪了!我不愿做空间的歌者,宁愿是时间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游子。 地球你不须留我!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 地球你不须留 -快打开 KKBOX 王海玲 (Helen Wang)的专辑“偈”在这里,快打开 KKBOX 尽情收听
活动内容2004年台北诗歌节于2004年9月10日至9月19日举行。以“寻找隐藏的诗人”为主题,以歌为引寻找城市中隐藏的诗人。特别发行诗人护照,希望台北地区的各路诗文创作者借由这张诗人身份证齐聚一堂,分享“诗生活”中的想像与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