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
计算动力学研究室主要从事计算力学基本理论、数值方法及其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强冲击载荷作用(如碰撞、冲击和爆炸)下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的多尺度、多种介质(刚体、固体、流体)、多物理场耦合(力、热、化学、电磁)数值分析方法(无网格法及粒子类方法、 有限元法及扩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计算冲击动力学、流固耦合、超高速碰撞动力学、微纳米力学及多尺度分析、高性能计算和大型工程结构分析,在航天航空、国防、机械、土木、能源、交通等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背景。 研究室曾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课题、863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
光电学院研究生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科研的主要力量。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以及在工程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显著成绩,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SCI论文从90年代中的个位数增加到2007年的近百篇(92篇),论文的影响因子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近五年(2003年到2007年)的研究生成果如下表所示,已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参与的科研项目获科技奖励5项以上;共发表学科论文1113篇,其中被SCI收录289篇,被EI收录418篇,A类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98篇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太原理工大学秉承“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传统精神,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业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18万余名栋梁之材,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近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名单。我院教授曹俊杰课题组申报的“非标准模型的唯象学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曹俊杰教授长期致力于超对称理论的研究
公司始终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紧盯国际遥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研发制度和体系,保证公司制定的研发计划得以切实落实和实施,并不断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有技术和研发成果,保持在国内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一直关注遥感卫星与空间信息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对标国际同业一流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不断完善与提升,在遥感卫星空间大数据获取、遥感影像高质量和大规模快速生产、基于卫星遥感的空间信息综合应用与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日趋成熟并且部分技术已居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先后承担了几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产业化专项、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
开云网页版【中国】有限公司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依托办学优势及办学特色,不断研究和探索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改革。 学校坚持把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坚持高标准建设师资队伍、高标准建设教学基本设施、高标准建设专业与课程、高标准组织实验教学、高标准实施教学管理,本科教学工程成果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奖数量在全国财经高校居于前列。学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协同育人、一切服从育人,高标准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标准组织学生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注重通过独具特色的课外教学、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荣誉、奖励:多次获得MBA“教学优秀奖”、“郑州大学学生最满意教师”和首届郑州大学 “我最喜爱教师”称号,获得国家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优秀案例奖、华东五省优秀出版著作二等奖、郑州大学优秀著作一等奖等。 主要研究成果:在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著出版《税收筹划》、《税务会计》、《基础会计》;在专业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思考》、《企业税收筹划的误区》,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根据日常咨询服务项目编写的案例《HSW公司1700万税款“变形”记》、《 SM公司个人股东转让股权引发的税务纠纷》入选国家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百篇优秀案例库
男,1959年4月生,无党派,现任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研究员级高工。毕业于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1996年任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质量安全技术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练习2:你就是自己最重要、最需要照顾与关爱的人》 书名:《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练习2:你就是自己最重要、最需要照顾与关爱的人》 今天,以及未来的每一天,都请花点时间,问自己,“还好吗?” 如果现在你所在的地方让你不快乐,离开吧。 如果那个人不想存在于你的生命里,就让他或她走吧。 如果你觉得很痛,就让自己痛吧! 承认当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然后学会坦白内心的感觉
廖学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2007年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2011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张铨基金奖,皮革领域国际权威刊物JALCA编委,“中国皮革”、“皮革科学与工程”编委。主持国家863、973重大基础(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长期从事制革清洁技术和材料、基于皮胶原纤维的先进功能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