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育人
残障阅览室以开放为契机,着力营造温馨的读书环境的同时,在建设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职能、健全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服务观念、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服务等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为广大残障读者提供真正的无障碍阅读,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残障阅览室配备了各类盲文图书、期刊、杂志,及视障读者阅览区电脑2台等设备
万象更新春渐浓,骏马驰骋逐春风。3月5日晚,学校副校长宋波带领学工队伍深入学生宿舍走访,了解学生所需,向学生送上关怀,给同学们带来新学期的第一声亲切问候。 走访过程中,宋波与学生亲切交谈,关心学生返校后的身心健康状况,鼓励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叮嘱同学们尽快投入新学期的学习中,勉励同学们新学期要树立坚定目标,砥砺奋斗
1、立德:修身明德、诚信友善。“德”指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礼记•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秀传统,敬业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孔子云“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对待事业唯有持守“敬”的态度,才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价值。环境与建筑学院研究生教务办韩金锦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本职工作中恭敬谦逊、默默奉献、耕耘不辍的人
2019年7月12日下午3点,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在理工楼1027召开“七一”党建工作表彰大会,学院党委书记张严同志,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叶红同志,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宜君同志,纪委委员王斌同志、宗彦芳同志及学院师生党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团与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乔同志主持。 根据《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支部工作考评实施办法》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关于“七一”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办法》文件精神,学院党委对2018年度在学院党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党支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叶红老师宣读了表彰决议,学院对4个先进党支部、4位优秀党支部书记、10位优秀党务工作者、32位优秀党员进行了表彰,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分别为获奖支部和个人颁发了证书
2019年12月,学校机构调整,将原后勤与基建处的后勤管理(监管)职能与原后勤集团的服务职能整合,成立后勤服务保障中心。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人事与质量监管办公室、计划与稽核办公室3个机关科室以及维修与水电保障部(能源管理办公室)、物业服务部(校园环境保护办公室)、餐饮服务部(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子弟学校、幼儿园、医院(卫生与健康教育办公室)、生活服务部7个服务保障实体机构。 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秉承“服务育人、竭诚所能”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 “服务先行”意识、“保障兜底”意识、“改革创新”意识;通过党建引领和后勤文化建设,转变理念观念,调整价值取向,明确职能定位、优化机构设置,实施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等举措,理顺管理体制、畅通运行机制,构建管理到位、服务高效、保障有力、资源使用合理、与学校办学水平更加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本网讯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10日是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学院庆祝2019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6号教学楼小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王强,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相水等院领导,各单位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小学地处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北邻深圳大学,东靠深圳湾畔,于2001年8月建校,是一所政府全日制公办学校。 学校占地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 有两个学区(海文部和海珠部),设计规模是48个班,2400学生,教职工180人。 学校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发展大计,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的精神、国际化的视野谋划未来发展,始终坚持“人人有发展、个个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出了培养“有教养、会学习、身体好、敢竞争、能合作的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熔铸和树立了“友爱、和谐、乐观、进步”的校风、“爱生如子、教学相长”的教风和“勤学、会学、乐学、博学”的学风;实施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把学校打造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花园、学园、乐园,处处有德的内涵、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师德师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以下简称“三育人”),全面提升教职工队伍素质,弘扬爱岗敬业、勤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经院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院范围内评选 “三育人”先进个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满二年的在职在岗专任教师
从1995年举办成人高等教育至今已走过十几年的历程,目前已在省内各处设立40个招生点,成人在校学生4500余名。被各高校评为先进函授站。在办学渠道上,进一步扩大生源覆盖面,坚持“立足胶东,面向全省,逐步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