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
主耶稣用一个葡萄园和凶恶的园户的比喻来说明上帝和以色列的关系。这葡萄园的家主代表上帝,园户代表以色列国。家主出国的时候把葡萄园租给园户
第一次中东战争也叫巴勒斯坦战争在1948年爆发,战争爆发后无数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成为灾民。这场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巨大的打击,那么第一次中东战争背景是什么呢? 从时间来说,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来受到强大起来的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并在世界各地流浪
柏林消息:据媒体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6日表示,德国非常关注以色列的安全,但不赞同以色列政府的犹太人定居点政策。 默克尔和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在柏林主持了德以第四次政府间磋商。默克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定居点问题上我们一致认为,我们观点并不一致
根据罗马书11章和以弗所书 2-3章,犹太人与外邦人的连结将会促成神计划中的复兴和主再来的完满实现。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看见某些连结虽好,但亏缺了丰满之处,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达到丰满的连结呢? 如果我们要寻找丰满的连结,我们就必须针对合乎圣经中三个条件的“以色列人”:身为以色列人,相信耶稣为弥赛亚,是犹太余民—犹太人(种族),属以色列国(国籍),是重生的信徒,是有着圣灵印记的以色列余民。依照保罗在罗马书 11 章中所说,这样的犹太人,不但肉身也在灵里,就是背负了神丰满的约和对以色列应许的一群人了
电影《烈火边境》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纽顿 · 奈特(Newton Knight)因支持解放黑奴而逃离南军,并率领一些南军逃兵和奴隶组成反抗军抵抗奴隶主。许多人视奈特为英雄,但在他开始叛逃时,两个奴隶曾救了他一命。那时他的脚受了伤,这两个奴隶把他带到沼泽地并照顾他,后来也有其他的叛军陆续加入他们组成反抗军
第一次中东战争也叫巴勒斯坦战争在1948年爆发,战争爆发后无数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成为灾民。这场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巨大的打击,那么第一次中东战争背景是什么呢? 从时间来说,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来受到强大起来的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并在世界各地流浪
对于耶稣那时的犹太人来说,弥赛亚和上帝国度之间有什么联系? 对于耶稣那时的犹太人来说,弥赛亚和上帝国度之间的联系主要是政治方面的,这是因为贯穿旧约圣经时代,弥赛亚,或那位受膏的君王是带领一个民族,时空之内的政治实体,就是以色列国。以色列确实与它的仇敌、邻国和各种人群等等争战。为此,在以色列陷落,以色列被掳,然后回归后,却又落在罗马占领和罗马统治之下,这时以色列的盼望,就是演化成另一位政治性的弥赛亚或君王要带领以色列脱离捆绑,摆脱奴役,重新回到从前的荣耀,甚至有更大的荣耀
最近中东地区加沙地带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武力冲突牵动很多人的心,对基督徒来说,对加沙地带冲突看法会更加敏感:因为现代以色列的复国,很多基督徒认为现代以色列1948年复国是实现了圣经的预言。 我们现在的讲道系列《撒加利亚书》也讲到: 你要再宣告,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城镇要再度繁荣发达。耶和华必再安慰锡安,拣选耶路撒冷
第一次中东战争也叫巴勒斯坦战争在1948年爆发,战争爆发后无数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成为灾民。这场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巨大的打击,那么第一次中东战争背景是什么呢? 从时间来说,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来受到强大起来的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并在世界各地流浪
(例句)夜里上主在神视里对以色列说:雅各伯、雅各伯;他回答说:我在这里《创世纪46:2》 雅各伯自从在雅波克河边第一次被改名以色列《创世纪32:28》之后,他的新旧名字同时出现在《圣经》的一节(verse一句话)里- 例如“...雅各伯...以色列”或“...以色列... 雅各伯”的情况竟然超过80处,其中《依撒意亚先知书》22处,《创世纪》13处,《圣咏》12处,《耶肋米亚》和《米该亚》各有5处,甚至《罗马书》里也出现1次,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出现较多的三部《经书》各举一例如下 -- 吾主发出一句相反雅各伯的话,这话临于以色列《依撒意亚9:8》 -- 雅各伯由贝尔舍巴(Beersheba)启程,以色列的儿子们扶自己的父亲雅各伯,和自己的孩子们和妻子,上了法郎派来接他的车《创世纪46:5》 -- 上主在雅各伯颁布了诫命,也在以色列立定了法令《圣咏78:5》 还有圣保禄写给初期罗马教会的信件里说:那时全以色列也必获救,正如经上所载:拯救者必要来自熙雍,从雅各伯消除不敬之罪《罗马书11:26》 上主自己为什么在给了以色列的新名字之后,还对旧名字雅各伯念念不忘?《经书》上为什么老是新旧名字相提并论?综合专门研究“梅瑟五书(Torah)”的圣经学家的解释大致是两个缘由; 一、雅各伯从小心存诡诈,偏偏又为上主所选,之间反差太大,必须经常并列,提示这两个名字是“同一人” 二、强调雅各伯才是“以色列人(Israelites)”的祖先(不是他的孪生哥哥厄撒乌) 由于达味建立的王国,在公元前九三一年分裂成以色列国(北国)和犹大国(南国)。在此之前,“以色列”纯粹是“人名” 是雅各伯的“新名字”;公元前九三一年之后,以色列除了“人名”、也可能是“国家名”,确实容易混淆。 在“梅瑟五书”里,当两个名字并列时,大致说来:如果说他是十二个儿子(十二支派)的父亲,通常会用雅各伯,但若要显示他是以色列人的祖先时,会用以色列(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