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1年12月15日)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补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在医学类期刊中,医学类排在第一的是Ca-Cancer J Clin,影响因子为131.723分,去年为115.84分,第二的是NEJM,影响因子为59.558分,去年为55.873分,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排名第三位47.120分,去年为41.908分。 三大著名的杂志影响因子分别为:Nature(38.138分,相对于去年下降),Cell(28.71分,相对于去年下降),Science(34.661分,相对于去年上升)。 中国期刊Cell Research达到了14.812分;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为13.6分;Nano Research 为8.893 分;National Science Review 为8分;Molecular Plant为7.142分;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为6.459分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传来好消息:Pardis C. Sabeti、张锋等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抗病毒系统。世界上有许多常见的致命病原体都是基于单链RNA的病毒,像是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流感病毒。该系统在CRISPR Cas13技术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可用于检测和破坏人类细胞中具有单链RNA的病毒
该科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务人员,其中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人,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有先进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对白血病精确的诊断分型是正确选用化疗方案的前提,目前我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分型,即我们常说的MICM分型。除了开展常规的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外,还能够进行骨髓移植前的配型,凝血因子的测定等各种实验室化验检查,血液科除开展血液病常规诊断治疗外,能开展疑难、罕见血液病的诊治,对缺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血友病,发热待查等多种疑难血液病进行专业诊疗和指导
李传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山东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博士学位。1999-2003年于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实验室主要研究肿瘤和免疫细胞中代谢异常发生的调控机制,以及细胞感知微环境中代谢物质改变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近5年在包括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 Molecular Cell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Metabolism 等杂志发表论文。因发展需要,现招聘科研秘书一名
根据近日ISI发布的201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影响因子为4.296,在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的187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位,首次进入前8%,在亚洲所有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 影响因子是期刊定量评价的重要工具。自1975年开始,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每年都会发布上一年度其所收录期刊的引证报告,将期刊按引证的频次和影响来划分等级
童红宁,博士,研究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获博士学位留任助研,2013年升为副研,2014年6月至9月于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访问, 2016年12月至今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入选中国农科院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受植物激素调控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以通讯或第一(含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23篇,包括Plant Cell (5篇),Molecular Plant,Nature Plants,PNAS,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等;参与发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Plant Cell,Plant Journal等论文9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4项。
⑵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疗系,2002年获眼科博士学位,从事眼科专业23年。2000年~2003年在英国艾伯丁大学眼科从事博士后工作,2015年~2016年在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任访问学者。眼科专业研究领域为眼免疫学
时 间: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下午1:30 地 点:学研中心A0202 陆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青年千人,目前担任Science Bulletin和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BE)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长期从事比较基因组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将组学和演化生物相结合,系统解析真核生物mRNA翻译调控因子的进化特征与驱动机理,并探索其在细胞演化及物种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文章发表在MBE、PLOS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主流学术期刊,部分成果被Faculty of 1000 推荐或被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杂志作为亮点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