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chemical
电化学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简称ECM,又称电解加工)属非传统加工技术,是一种金属移除效应,系将被加工的金属工件作为阳极,工具电极作为阴极,电解液作为介质进行加工,加工时析出金属離子而达到金属移除目的,而得到所要加工的形狀和尺寸。金属移除加工范围可达数微米至厘米之间。 电化学加工具备刀具不易损耗; 加工工件不受金属材料之硬度、强度等限制; 可加工热处理后之工件材料; 不会产生热应力或机械应力; 对外型复杂之工件可进行一次加工成型; 拥有加工速度快与加工表面平滑度佳的优势; 加工后没有毛边存在; 普遍运用于去毛边、抛光、成形、复合研磨等技术,应用于精微元件、微轴承元件、精微模具、生医微型组件、微流道等
真空泵转子电化学去毛刺设备的加工机理,利用电能、化学能进行阳级溶解的电化学作用原理,来达到去毛刺的目的,去除真空泵转子机加工面上毛刺,棱边处可均匀形成小圆角,生产效率高。 所设计真空泵转子电化学去毛刺设备的工具阴极,能够对真空泵转子各机加工面同时加工,所产生的流场保证了电解液的均匀性、一致性。在短时间加以电解电压,这时在工件的毛刺或棱边部分电流最集中,电流密度也最大,因而使的毛刺很快被溶除,棱角也被倒圆
根据锌合金及铝合金的特点,我公司专门开发了一款专用去毛刺的机床,锌合金及铝合金铸造生产的胚锋毛刺一般采用手工去除法,去除效果差不说,还浪费大量人手。也有用冷冻去毛刺的,但氮气的消耗量就每小时200元以上,产能还很低,极不经济,超过100微米的毛刺是根本都去不掉,表面还会有很多轰击造成的点痕。锌/铝合金专用去毛刺机床可配多工位电极工装,仅需要10秒到30秒就可去除1mm以下的胚锋毛刺
2023年2月,黄淮学院能源工程学院邱康文博士团队在化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of highly twinned ZnSe nanorods for enhancing N2 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to NH3”的最新科研成果,邱康文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黄淮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Chemical Communications》期刊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收录期刊,也是中科院分区大类二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1)。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依托于全球高水平82种学术期刊,统计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是世界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水平及综合实力评估与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出于锂矿资源匮乏及其分布不均匀考虑,诸多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逐渐被开发出来。其中,钾基电化学储能器件(如钾离子电池、钾离子混合电容器、钾-硫/硒电池)凭借其与锂基电化学储能器件相似的电化学性质和强劲的成本竞争力,而被认为是有希望的储能装置之一。 随着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化学储能器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主讲人将以介尺度的视角,从几何结构、晶体构型、化学组成三个维度,探索潜藏在电化学催化领域的科学难题。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验证,筛选出高活性催化剂种类并设计调控其原子、晶体构型和配位环境,发现原子掺杂、界面电荷异化、双阴离子配体等设计能够大幅提升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耐毒性。从催化剂团簇微观几何结构设计出发,通过建立高度贯通有序多孔传质通道和高度暴露三相活性位界面,实现催化剂介尺度结构有效调控,达到最大程度呈现催化剂活性的目的
主讲人简介:徐盛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精细陶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经清华大学党委提名推荐、江西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6月任命挂职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12月25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刘予宇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203会议室举行,化学化工学院领导、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贵生教授主持
12月25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刘予宇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学术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203会议室举行,化学化工学院领导、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贵生教授主持
电化学工作站,实验当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什么? 电化学工作站(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是电化学测量系统的简称,是电化学研究和教学常用的测量设备。将这种测量系统组成一台整机,内含快速数字信号发生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电位电流信号滤波器、多级信号增益、IR降补偿电路以及恒电位仪、恒电流仪。可直接用于超微电极上的稳态电流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