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出于锂矿资源匮乏及其分布不均匀考虑,诸多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逐渐被开发出来。其中,钾基电化学储能器件(如钾离子电池、钾离子混合电容器、钾-硫/硒电池)凭借其与锂基电化学储能器件相似的电化学性质和强劲的成本竞争力,而被认为是有希望的储能装置之一。
随着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化学储能器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比于传统储能器件,柔性储能器件具有可折叠、可拉伸、质量轻等特点,因此,有望拥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另外,在柔性电极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黏结剂和导电添加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并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在柔性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炭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炭布、碳纳米纤维,因高导电性、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轻质、无毒等特点,而被广泛地用作柔性电极材料或柔性电极基底使用。
有鉴于此,沈阳工业大学吴禹翰和伦敦大学学院徐杨等在New Carbon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Carbon-based flexible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potassium storage的综述性文章。该综述详细介绍了碳基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和钾基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存储机制,并系统总结了钾基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该领域潜在的未来研究方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燕珍科学网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