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
马博士为香港少数本地环境教育及生态研究学者,其研究专注于如何利用户外教学法以推动学校环境教育,以及陆上森林生态。 作为户外环境教育推动者,马博士于其博士论文提出【高成效户外环境教育模型】,其核心教育理念在于推动情理兼备的户外环境教育法,并以四大面向,推动本港环境教育:(一)户外环教于正规课程主流化、(二)环教人才培训及专业化、(三)环教研究恒常化、(四)加强本地环教交流及团结力量。 多年来马博士以不同身份,包括各大专院校的兼任及客席讲师及导师,参与统筹、设计、带领各类型的环境教育项目,对象包括幼儿、学生、企业员工、长者等各类型公众人士,以至教师及各环境教育专业同工
现今教会牧养模式和讲坛信息未能切合在职信徒的需要。事实,在职信徒面对职场种种的困难和诱惑殊不简单,教牧如何协助他们整合信仰,并实践在身处的境况中,而非只做礼拜日挂名的基督徒,无疑是极具挑战。 我们依然相信,透过阅读深化在职信徒的生命,以及用文字帮助牧者牧养职青
10月1日上午9时,浦东新区基督教两会在鸿恩堂举行国庆升旗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晴空万里,微风和煦,浦东新区教牧同工统一列队在升旗台侧,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美好祝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教牧同工行注目礼,高唱国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彰显盛世伟业,民族复兴
8月16日下午,厦门市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在民主大厦三楼会议室召开理事会工作会议。陈美满、何冠中、林金水、蒿志强、陈玲、何典成、谢嘉美、明士斌等理事会成员参加了会议,市民宗局二处苏人登、钟晓波和干事部同工列席会议。 会议由陈美满会长主持,明士斌总干事向与会人员作2014年1-7月份事工简报,并阐述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重点介绍说明了第八届“四海同歌”海峡两岸YMCA联合音乐会的筹备进展情况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以诺同行四十年、团契齐心迈向前’ 为实践主耶稣的教导爱邻舍如同爱自己(路10:27),并促进在警队内互相关顾的文化,以诺团契于 2005 年尾开始设立心理、婚姻及家庭治疗服务 ( 简称辅导服务 )。这项服务与牧养辅导是相辅相成的
最近翻阅一些旧书,看到杨锡锵牧师一篇有关事奉的文章,他说:“事奉本身并非工作岗位或恩赐,而是一个生活方式,包括作事的动机和心态。事奉神便是以神为中心。” 我非常认同这看法,事奉是一个生活方式,所以虽然退休了,从教会的行政和决策退下来,但我的事奉没有停下来
以表达艺术为本的长者生死教育质性研究. In 生死之交长者生死教育实务分享集. 香港: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 2016 How to Cite? 《生死之交‧长者生死教育实务分享集》整合了信义会“生死之交”长者生死教育及支援计划的实战经验,以“多元艺术体验手法”及“长者生死教育”作主线,将内容分为三大部分:I.专题文章 邀请了本地及台湾学者,从政策、生死教育概略、本地及台湾长者生死教育推行,以致如何支援面对死亡的护老家庭,作专题分享,让同工对生死教育有不同层面的概览。 II.“生死之交”长者体验旅程小组 详细分享计划核心服务,由概念到落实推行的实战分享,包括每节小组的执行智慧及作品分享,同工可以掌握及参考如何以艺术手法融入服务设计。此部分亦包含量化与质性研究,以实证角度去分析艺术介入手法与长者生死教育推行的成效
1,为本堂在印尼的宣教工场祷告,也为北欧联合差传事工哥本哈根工场的开荒植堂工作和陆传道夫妇的服事祷告,求主给我们教会一个宣教的心,关心本欧和世界的福音工作。 2,为需要治疗和康复的弟兄姊妹祷告,求主继续医治,赐心力体力。 3,为3月15-18日北欧联合教牧团理事会在奥斯陆的退修会祷告,求主保守大家的旅行和接待筹备
近年来,在校本管理推行的“课程政策”上,教育局建议学校为学生规划均衡、灵活而连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以致课程综合化已是近年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见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却经常被分割,较少与其他教学范畴结合,笔者冀望尝试以“音乐”作为主线,就一个幼儿音乐综合活动范例,与幼教同工分享如何因应学校现有的音乐课程模式,加入一些音乐、动作及创意元素后,将其他学科综合于音乐活动内,使校内的音乐课程成为不一样而具效能的“校本综合音乐课程”,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对象为18名5-6岁的幼稚园高班学童及其班主任,采用观察法及评量表,在儿童进行音乐活动时,评量儿童及教师的特性,以比较前后阶段的音乐综合课程的成效。研究结果显示,在设计综合音乐课程时加入创意及趣味性的活动,并将音乐、动作及创意的教学元素,与其他学科综合,带出不一样的综合音乐课程
近年来,在校本管理推行的“课程政策”上,教育局建议学校为学生规划均衡、灵活而连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以致课程综合化已是近年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见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却经常被分割,较少与其他教学范畴结合,笔者冀望尝试以“音乐”作为主线,就一个幼儿音乐综合活动范例,与幼教同工分享如何因应学校现有的音乐课程模式,加入一些音乐、动作及创意元素后,将其他学科综合于音乐活动内,使校内的音乐课程成为不一样而具效能的“校本综合音乐课程”,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对象为18名5-6岁的幼稚园高班学童及其班主任,采用观察法及评量表,在儿童进行音乐活动时,评量儿童及教师的特性,以比较前后阶段的音乐综合课程的成效。研究结果显示,在设计综合音乐课程时加入创意及趣味性的活动,并将音乐、动作及创意的教学元素,与其他学科综合,带出不一样的综合音乐课程